很多學生和我有同樣的困惑
就是從小就開始在學校學習啊
學10年
20年
30年
那么最終對生活還有工作有多大幫助呢
大部分人的經驗是:10%
一位長輩的經驗
終我們一生的學習
就三件事兒
用腦學習知識
用手練習技能
用心塑造態度
學習知識
我們在學校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做這事兒
從書本里面學習
從經驗中學習
很多時候都遵循
“用進退廢”
那該如何破呢?
聚焦在學習技能上面
也就是提升學習的能力
這也是不少人的進擊之法
要用到法律知識
馬上去學
學會了用
遇到問題了解決問題
知識有邊界
還有時效性
接著這里就關聯到技能了
技能是要用到雙手了
必須要練習了
雙手和大腦是最佳拍檔
是一體的
我們來設想一個場景
我要學制作蛋糕
讀了100本書
聽了幾十個師傅講經驗
看不少人一遍又一遍的制作
那么
我能學會么?
學不會
因為我要親自去做
并且做到和專業人士一樣才是學會
這也是不少人陷入
“無效學習”的緣故
這一點也是學生普遍缺失的
那么思考:學知識學了幾十年
技能練習是不是也需要幾十年呢
學知識簡單
多靠記憶和背誦
而練習難
刻意練習都需要
“一萬小時”呢
態度通常是用來看待世界的“有色眼鏡”
這比技能學習更難了
過往的記憶
人們通過心靈雞湯
還有成功學
厚黑學等來理解人情世故
態度是心的選擇
我自己的案例
從消極悲觀
到積極樂觀
花了十多年
然后世界才翻了個身
變了模樣
真是一念一世界呢
“專家的世界”理論
也就是一位專業人士
看什么都是專業的
有一個極高的標準去衡量
所以我們常看到不少牛人大佬
統籌全局的同時扣細節
力求方方面面都盡善盡美
這里之前一財經媒體大咖
說她只讀三類書:經濟學,科學,還有歷史
這三種知識
成為了她的三把刀
是她解剖世界的工具
我們做事的時候
盡可能用專家的策略
也就是達到一個高度
沒有最好的一種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