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 清水一點通 日更的第 270篇,希望能幫助到你。
知道雑書館,是高曉松在自己的網絡節目中介紹的,據說是一個有心思的地方,一直想去,但是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沒有成行。
雑書館在帝都北部,一個不起眼的地方,即便是在五環外,但是北京寸土寸金已經是進行時,能夠建有一個免費的讀書地方是不容易的。
雑書館分舊書館與新書館,必須至少提前一天預約,每天每個館的接待人數很少,大約100人,所以想要去的話,提前預約,安排好自己的時間。
雑書館地方不大,藏書不少,即便到新書館,隨手抄起一本徐特立做顧問的《太平天國》,也是1952年的版本,拿在手里,書頁也被時間泡軟了。
在這里,歷史、文學、社科類的書占了絕大多數,可能和高曉松本人的涉獵很有關系,經濟學、建筑學等也有一些,特別是古籍藏書是最寶貴的。
不像一般的書咖,在這里讀書有很多區域,有沙發座、中式座椅,比較寬敞,提供熱水和水果,都免費,在門口還看到了老花鏡和鉛筆,只有真正的讀書人才知道這些工具的作用。
令人意外的是這里居然有兒童區,是一個獨立的房間,墻上有孩子們的畫,書架上有各個時期的連環畫冊,桌子、凳子都是專門為孩子們準備的。
總體說來,雑書館是高曉松的寶貝,也是為了完成一個讀書人的心愿。因為是公益的,所以需要更多人的幫助,據說全國各地的商界大咖,已經有很多人愿意在自己所在的城市建設雑書館,這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
這些年,看到了很多書店關門,即便10年前大如光合作用、字里行間的書咖,現在有的不知影蹤,有的苦苦掙扎,思緒起來,五味雜陳。
希望雑書館越辦越好!
講干貨,上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