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醉于幻想是瘋狂,
執著于現實是瘋狂,
然而最瘋狂的是接受了現實本身,
而不去思考生活應該是什么樣子!
生活應該是什么樣子?
這是音樂劇《我,唐吉坷德》留給我的問題。
一百個人會有一百種對于生活的理解,而且每個人都會從自己的經驗中搜索論據,以證明自己觀點的正確性。唐吉坷德,執著于落幕數百年的騎士精神,在退休后給自己建筑了一個偉大的夢,這個夢里滿是正義,善良,榮耀,以及美好的愛情。
他,瘋了。所有人都這么認為。身邊的人都以“為他好”的名義取笑他、嫌棄他,急著跟他劃清界限,生怕這個瘋子會給自己的生活帶來麻煩。
也許他是瘋了。不然怎么會把風車當巫師,把旅館當城堡,把店主當伯爵,把蕩婦阿東莎當女神杜西妮婭。這實在太荒謬了!然而,正是瘋子般的他,有著懲惡揚善的正義信念,時刻以保衛家園和弱者為己任,甚至為了保護他心中的女神不受侵犯與牧人們只身肉搏,不惜送上性命。就是這個瘋子給了阿東莎尊重,給了仆人桑丘希望,給了所有人美夢。
夢,這個字很美好,但通常給人遙不可及的感受;而做夢,這個詞的否定意味很強,現實主義者會以此對理想主義者進行嘲諷。《我,唐吉坷德》,這場百老匯音樂劇代表作始終在審判的問題就是“夢”——每個人的夢。
這個夢是我們對于世界萬物的想象,是我們對于未來生活的憧憬,是我們對于美好情感的向往,是我們對于人間真善美的追求。音樂劇中,一位叫卡拉斯科的醫生用一面叫做“現實”的鏡子灼傷唐吉坷德的眼眸,提醒他騎士時代的落幕,提醒他不過是一個年老體弱的地主。
他的夢碎了,于是重病了一場。就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被那扇鏡子灼傷的時候,所以我們懷疑自己的“夢”,跌倒后學得“乖巧”一點,然后理所應當的長大了,也被稱作“成熟”了。然而,一路走來,我們丟了太多珍貴的東西,放棄了我們堅守的信念,那不是成熟,那是退縮。
音樂劇里反復唱著:
To dream the impossible dream
to fight the unbeatable foe
to bear with unbearable sorrow
to run where the brave dare not go
to right the unrightable wrong
to love pure and chaste from afar
to try when your arms are too weary
to reach the unreachable star
這支鼓舞人心的歌曲,讓全場觀眾振奮起來,音樂劇結束之時大家紛紛起立鼓掌,人們心中重燃那不死的夢想。也許你現在身處生活的憂慮之中,正在為柴米油鹽的事情煩惱,為情感失落所痛心,或者在充滿誘惑的分叉路口迷失方向……無論如何,都請你稍稍停下來問問自己的內心,你內心深處所期盼的究竟是什么?
活著,即是瘋狂。與其左顧右盼,不如隨心而動。每段路都很精彩,請用心體驗。
“我愿意跟隨那些過往的真正騎士的腳步
在沉沉入睡的荒野中——
信馬漫步。
我的命運將緊連著動人的傳說,
追隨自己的信念——
將是我一生的行為。”
——《我,唐吉坷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