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巴山雪兒的詩歌言論(二十七)
? ? ? ? ? ? ? ? ? ? ? ? ? □山田耕夫
? ? ? ? ? ? ? ? ? ? ? ? ? ? ? ? 217
? ? ? 關于詩歌體的問題,古往今來演變太多,然而最為根本的一點,就是為詩人如何抒情言理為中心而進行的。不管三言四言還是五言七言,只要能為詩歌服好務就可以。刻意追逐詩歌的外在形式,于詩歌本身來說,不一定是好事。不過,必要的形式是必須的,沒有一定的形式,那就不是詩歌了。然而,好的詩歌形式,是要為詩歌內容服好務的。所以說,我認為,形式是詩歌的外在基礎,內容才是詩歌的根本。
? ? ? ? ? ? ? ? ? ? ? ? ? ? ? ? ? 218
? ? ? 詩歌語言,千古以來,沒有一律的規定格式。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詩歌語言講求簡潔凝練含蓄凝重,有別于其他文學語言。“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隨著白話文的逐漸深入,白話語言形式進入詩歌,基本上打破了五言七言之說,為詩歌迎來了又一次革命,這無疑是詩歌的進步,真正讓詩歌走出象牙塔,面向廣大民眾,真正做到了詩歌服務于廣大人民群眾,再不是游走于少數文人圈子。如此看來,是絕對的好事。
? ? ? ? ? ? ? ? ? ? ? ? ? ? ? ? 219
? ? ? ? 關于詩歌里的節奏問題,這個本來不是什么問題,近來的專家學者、還有大學教授等不少的人著書寫文章談及這個問題,始才知道,這個問題還一直問題到了今天。其實,詩歌在歌詩那年頭,是應當注意其節奏的。主要原因在于詩歌與當時的音樂極有關系,要合樂而歌。那個時候,不管古體詩近體詩還是后來的詞曲,它們都與音樂達配在一起去唱的。而現在的詩歌已經從歌詩那里獨立成現在的文體,特別是中國新詩的出現,已經遠了音樂。這個時候,再去過分強調詩歌的節奏問題,我看沒那么重要了。可以根據詩人創作詩歌的需要,講求一點節奏,也不是不好。
? ? ? ? ? ? ? ? ? ? ? ? ? ? ? ? 220
? ? ? 有關詩歌的押韻問題,詩歌,之所以是詩歌在它便于誦讀便于記憶。而要讓詩歌有這些特征,講求詩歌的押韻是一個方面。不論古體詩近體詩還是宋詞元曲,它們都有押韻的嚴格規定,不僅如此,還十分講求押平韻或仄韻。特別是近體詩(也就是唐代近體詩)要求詩人押平韻,不象古體詩那樣平仄互押。在這方面的要求是非常嚴格的。這,既有積極進步的一方面(充分體現詩歌的音樂性),又有著禁錮詩歌的抒情表達的自由舒展,所以才出了新詩。新詩在這些方面,要求甚少。押韻不再那么嚴格,可以平仄互押,可以自由換韻,可以通篇押幾處韻,有的詩人在一首詩歌里不押韻,無論哪一種形式,都不作統一嚴格的要求。這就是真正的“萬類霜天盡自由”,做到詩歌傳情達意就可以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7.8.5.于四川達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