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篇文章,說暈車,咋辦?
文章解說了一下什么叫暈車。
然后賦詩一首,當然,寫得有一定的道理。
比如坐車前不要吃得太飽或太餓,坐汽車的前排或飛機的中部,多說話少看手機,能睡就睡,能躺就不坐。
但我在看完整篇文章,除了吃太飽或太餓,多說話少看手機是干貨外,別的,呵呵。
買票不可能總會買到前排或飛機中部,很多人一暈車根本就無法睡著,坐車如果能躺的話,暈車的程度會減少很多。但是又有幾人坐汽車能躺著的?
我從小就暈車,可以說吐過了很多路,什么高州,東莞,廣州,那些路上曾留下我嘔吐的過去。當年,沒什么塑料袋可言,一只袋子都要錢買的好不,當年的車窗都是能打開的,所以,我總會把頭伸到外面吐到覺得人生沒有意義。
我嘗試了無數種方法,其中有些對我有用對別人沒用,有些對別人有用而我沒用,在這說下。
那些吃暈車藥貼暈車貼的,我不太推薦。暈車藥有副作用,人吃了暈暈沉沉地睡了一覺又一覺,不是很清醒,如果你是一個人的旅行,不是很安全,而且過后還會暈一小段時間。
暈車貼我個人覺得沒有任何作用。
如果你們堅持要用暈車藥和暈車貼,那么下面的方法可以不用看了。
第一:妙用生姜。
這個在防止暈車的東西里應該給它五顆星。
在上車前,先把姜片放在頭頂百會穴處,即頭頂正中心位置,女的可以塞在頭發里,男人頭發短可以戴上帽子壓住。生姜有發散的作用,氣味芳香,會讓你持續保持清醒。
上車后,含一塊姜片。一旦想吐,就咬一下把姜汁擠出來吃下去,生姜有止嘔的作用。
難受時拿出生姜擦風池風府穴,會舒服很多。
這些年來,我每次出門,都要備好生姜。
如果是在家里,母親會洗好一塊生姜塞我包里。在車上防暈車,即使到了目的地如果水土不服而嘔吐泄瀉也可以馬上嚼服。
第二:按摩
按摩的地方主要是內關穴(手腕橫紋往手肘方向三指的位置)。但凡腹部疾病都可以針內關,沒有針,持續按揉也有會一定的效果。內關止嘔效果很好。
第三:按揉耳朵。
耳朵上的穴位非常多,暈車的時候上下搓耳朵,只要搓耳朵你就會覺得頭腦清醒了很多,還能補腎氣。如果你懶,那么戴耳塞聽歌也是個很不錯的選擇。
第四:傷濕膏。
就是藥讓店里最便宜的那種,兩塊一包,只要把傷濕膏貼在肚臍和兩手的內關穴上,包你不吐。
很多人試過,大家都說的確不會吐。
但,對于我來說,太難受了,因為即使你很想吐,但是是沒法吐出來的,那種感覺比起吐來說,更難受,所以我試了兩次,放棄了。
以上四種方法,可以合用,也可以單獨使用。不管用哪種方法,首要任務是克服有暈車的恐懼感,有些人還沒出門就開始暈了,那其實是恐懼多于身體的反映。
最后,想不暈車坐車前千萬不要喝碳酸飲料。
以上幾點,每樣都是我這些年試過的方法,大家可以試下。也可以在后臺與我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