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演講,我印象比較深的是TED的一場只有大概3分半鐘的演講,名為《嘗試做新事情30天》(My 30 day challenges),演講者馬特·卡茨(Matt Cutts)。
為什么這么吸引我?他是如何做到的?圍繞這個主題,他是如何展開的?
001 why
他上臺的第一句話就說,因為幾年前對現有的生活感到枯燥乏味,決定嘗試做新事情30天。
002 how
回憶一下那些自己曾經想做的事,在接下來的30天里去做。作為一個電腦科學家“死宅男”,他不再時時坐在電腦前,而是開始騎車、徒步,每天拍一張照片,同時戒掉糖果(我想這個挑戰比較大)。
003 what
30天之后,他收獲了什么?從一個很無趣的人,變成可以騎車去玩耍的人;徒步登上了非洲最高山,乞力馬扎羅;拍了很多照片;寫了一本5萬字的小說;少吃了一大堆糖果。最重要的是,啟動了一個新的,與以前相比似乎變化不太大,但是確實很有變化的新生活,更有活力,更積極,更開心。
嘗試回顧一下這個演講的成功之處:
001 開場吸引人
他一開口就說覺得生活乏味,這一點恰好是大多數人都曾經經歷過的。無疑大家都會提起興趣,想知道他是怎么做的。
002 主題鮮明
從為什么這樣做、怎樣做、結果如何來闡述這一個觀點——過一個跟以前不一樣的30天。
003 引出結果
這樣做有什么好處?他本人發生了什么變化?以結果為導向,再次引起大家的興趣。
004 發出邀請
“你們還在等什么?”趕緊行動起來,你會發現生活還是可以很有樂趣的!
雖說反復研究了這段演講視頻,也總結了1234點,但是要想成功地完成一場演講,這遠遠不夠。任何知識或技能的學習都離不開實踐,演講這樣需要同時開動大腦和身體,邊想邊做的半表演模式的行為,更是需要多次的練習。
不要害怕嘗試,不妨把它作為下一個“不一樣的30天”其中一項任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