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目標:提升溝通能力,表達善意,傳遞愛!
提出的三個問題:
1、什么是非暴力溝通?
2、怎么提升傾聽的能力?是什么讓我們知道而做不到?
3、如何做到真正的愛自己?
一、非暴力溝通
非暴力溝通意味著讓愛融入生活,讓尊重、理解、欣賞、感激、慈悲和友情,而非自私自利、憎恨、偏見、懷疑和敵意來主導(dǎo)生活。蒙蔽愛的做法有:道德評價、進行比較、回避責任、強人所難。
非暴力溝通的四個要素是:觀察、感受、需要、請求。
觀察:
區(qū)別觀察和評論。
提倡在特定的時間和情境中進行觀察,并清楚地描述觀察結(jié)果。
感受:
感受的根源在于我們自身。我們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對他人言行的看法,導(dǎo)致了我們的感受。
當我們聽到不中聽話的時候,我們有四種選擇:1、責備自己;2、指責他人;3、體會自己的感受和需要;4、體會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表達感受的句式是:我感到——,因為我——。
需要:基本需要見p52。
一種要素是否被當作需要,關(guān)鍵在于它能否促進生命的健康成長。
請求:
提出具體的要求
明確談話的目的
請求反饋
了解他人的反應(yīng)
在集體討論時提出請求
不論別人說什么,以什么方式表達他們自己,我們只聽到他們此刻的觀察,感受,需要,請求。
二、傾聽
當別人遭遇不幸時,我們常常急于提建議、安慰,或表達我們的態(tài)度和感受。為了傾聽他人,我們需要先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斷,全心全意地體會對方。
1、無論別人用怎樣的詞語表達自己,我們都可以用心體會他們的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
2、給他人反饋:我們可以主動表達我們的理解,來幫助對方了解我們在何種程度上明白了他的意思。我們的語氣非常重要。
3、保持持續(xù)的關(guān)注:當一個人的感受充分表達,他會變得輕松。
4、當我們痛苦得無法傾聽他人時,我們需要:(1)體會自己的感受和需要;(2)大聲地提出請求;(3)換一個環(huán)境。
三、培養(yǎng)對自己的愛
1、轉(zhuǎn)變自我評價:當我們表現(xiàn)不完美,羞愧和內(nèi)疚是自我憎恨的一種表現(xiàn),我們言語中的一些詞語極易引起羞愧和內(nèi)疚,比如“應(yīng)該”、“必須”、“不得不”·····
2、自我寬恕:通過聆聽自己的心聲,我們就能發(fā)現(xiàn)心靈深處的需要。此時,我們就能原諒自己。同時包容那兩個不同程度的“我”:一方面包容對過去的某種行為感到后悔的“我”,另一方面包容采取那種行為的“我”。
3、不要做任何沒有樂趣的事情。
4、用“選擇做”代替“不得不”。我選擇做……,是因為我想……。
? 為了錢
為了得到贊同
為了避免懲罰
不想感到羞愧
為了避免內(nèi)疚
為了履行職責
四、表達
1、表達憤怒:
憤怒的核心是尚未滿足的需要。
在生氣時,批評和指責他人都無法真正傳達我們的心聲。
為了充分表達憤怒,我們不能歸咎于他人,而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上。
充分表達憤怒的4步驟:
? ? (1)停下來,除了呼吸,什么都別做;
? ? (2)想一想是什么想法使我們生氣了;
? ? (3)體會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 ? (4)表達感受和尚未滿足的需要。
在(3)和(4)之間先傾聽他人,得到傾聽和理解后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要。給自己充分的時間練習。
2、表達感激:當我們表達感激時,我們需要說出:
對我們有益的行為。
我們的哪些需要得到了滿足。
我們的需要得到了滿足后,我們是什么樣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