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管理也沒有那么神秘,管好事做好人就是管理。教育培訓機構屬于人員密集型的企業,人員的構成又相對比較復雜,很多事情都是圍繞著人來做管理的。
我給大家的建議是,無論是處理校區的一些事情,還是處理老師的一些問題,都建議把人放在第一位。這是以人為本。
怎么叫“以人為本”?比如說我們的招生越來越困難,校區口碑越來越差,投訴越來越多,還有一些員工越來越不穩定。甚至一些校長反饋說,我們的中層干部都沒人可選。
實際上這些都是因為我們平時的管理當中,沒有把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導致我們的下屬越來越計較,校長越來越累。究其實質,一個人的工作態度,工作能力,再加上我們校區的人員結構,這些東西如果我們注意到了,那我們的校區就會少了很多的問題。
那面臨這個問題我們應該怎么辦呢?就是應該把員工的利益和校區的利益綁在一起。
舉個例子,比如說我們設計薪酬激勵制度的時候,你一定是讓員工先有付出,才有收獲,他的底薪只是一個基本的生活保障,保證員工的基本生活的,最終他想拿到高的薪資一定是公司的利益最大化了,所以我們通常設計底薪+提成,這個提成不怕他拿的高,他拿的越高,說明他的貢獻越大。我們說大鍋飯是永遠不夠吃的,所以這樣設計薪酬的時候就是以人為本的去設計的,就是把人的積極性調動起來。
他拿得越高,對公司的貢獻就越大,工資高就能留住人,但是這個高一定是付出換來的,是他的好的結果換來的,是他的大的業績換來的,公司的激勵制度才產生出來的。
那么,我們校區的規章制度的設定,也應該以人為本,一旦這些制度出來了以后,那么我們就要遵循制度為王這一點,也就是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制度說了算,避免一些人為的因素,甚至是我們在評優的時候也只看數據,只看結果,只看他對公司的貢獻大小。
那你這樣做到以人為本、制度為王來管理校區的時候,我們的校區問題就會越來越少,發展就會越來越良性。
所以,希望我們在管理校區的過程之中,真正的做到以人為本,制度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