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三三就是三三
01
陳阿姨是媽媽的發小,膝下就一個獨生女,在上海工作生活,去年剛得了個女寶寶。然而陳阿姨的女婿卻常年在南京工作,小兩口長期兩地分居,女婿照顧不到女兒,女兒又不愿意單獨與公婆常住,陳阿姨只好承下了照顧女兒和外孫女的擔子。
昨日里,聽著陳阿姨和媽媽聊天,一肚子苦水,說就她一個人照顧大人又照顧孩子的,特別累,腰都累壞了,女兒還不給她生活費啥的,不孝順。
一直以為身為兒女成家立業之后,理所應當給予父母生活費,雖說錢不能與孝劃上等號,但好歹也是表達孝心的一種方式。
然而跟小伙伴聊起這事兒時,發現獨生子女們的觀點卻與我不同,在他們看來:為什么要給生活費呢?咱們現在在體制內工作,收入這么低,哪里給得起父母生活費,能不啃老就不錯了。再說了,反正不就是一個甕子里的錢,以后父母的錢還不就是我的錢。
聽到這,我不禁語塞,無力反駁。是啊,不就是一個甕子里的錢嘛,主要父母不在意,又何必走這個形式呢?
再比照一下自己:姐姐們收入高,爸媽還在幫她們照顧孩子,每個月自然要多給父母些生活費。而我呢,即使再想多給,依然心有余而力不足,即使想多盡點孝心,卻也無能為力,只能每回在父母讓我“多吃點”時慚愧地埋下頭。
心里默默地想著:獨生子女真好,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承接父母的各種幫助都能如此的心安理得,還真讓人說不出一點不對之處,因為人家就有這個權利,而他們的父母,不在乎。
02
隨著國家二胎政策的開放,對于有余力的家庭而言,二胎時代可謂正式到來。同事們常會問我,你還年輕,什么時候打算要第二個。我總會搖搖頭,以這座一線城市巨大的壓力為擋箭牌,笑著說哪養得起。事實上,倒真不是養得起養不起的問題,對于養孩子而言,窮養也是養,富養也是養,并不存在孰優孰劣。但之所以不想要二胎,是打心眼里覺得獨生子女真的挺好。我享受不到的獨生子女之樂,好想讓自己的孩子能夠體悟到。
獨生子女小伙伴們卻對此非常的不理解,在他們看來,能多一個兄弟姐們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理由無非如下:
1.養老問題。
父母年老之后,獨生子女組合而成的家庭就要承擔照顧兩方父母,四位老人的重責,除此之外,還要工作,還要哺育自己的下一代,也就是籠罩在典型的“4-2-1”模式之下,壓力巨大無比。但多子女就不同了,幾個子女一同照顧父母,有事情的時候還能互相幫襯,輪流著上,壓力明顯要小很多。
2.獨生子女們從小真心孤獨。
對于獨生子女們而言,從小就學會了一個人吃、一個人玩、一個人自言自語,沒有兄弟姐妹一同嬉戲的時光充滿了孤單和寂寞。倘若只有孤單寂寞冷也就罷了,還常常塑造出“自私、不愿與人分享”等負面性格。
或許真應了錢鐘書《圍城》里那句經典的話:“城外的人想進去,城里的人想出來”,在非獨生子女的我看來,這些理由根本經不起推敲,只是獨生子女們簡單地從自己的角度看問題得出的結論罷了。
03
我想生活在上海這座城市的人應當對兩檔電視節目不陌生——《老娘舅》和《一呼柏應》。這兩檔節目都是承接上海各類民間“疑難雜癥”的民生問題調解節目,頗受中老年人群歡迎。有時在家閑著沒事,我也會陪媽媽一起看上幾期,但每次談來談去,節目里頭求幫助的人圍繞的無非就是兩個問題——“房子”和“養老”,這也的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前的社會現狀。
但節目里頭關于“養老”的矛盾,并不是存在于獨生子女無力撫養父母之上,而更多的時候是在幾個子女之間,互相推諉,互相扯皮,不愿意承擔照顧老父老母的責任。在這樣的現實環境下,還能說“多一個兄弟姐妹,多一人照顧父母”嗎?
倘若子女們都是孝孝順順,那敢情是極好的,父母和子女們都落得一身輕松。但倘若子女之中有一人不愿意盡孝道,矛盾就將展開,甚至激化,而且這樣的比例在現實生活中似乎更大。
在養老孝順這件事情上,說“如果足夠孝順,一個也不嫌少;如果不孝順,十個都是多余”似乎稍有偏頗,但僅以此做為二胎的理由,我想也是不足夠的。
04
生活在上海這樣一座房價飛天、生活成本昂貴的城市里,獨生子女和非獨生子女之間的距離可豈是一個“非”字那么簡單的,更多的時候,這樣的距離就是一套房子的首付。
對于獨生子女而言,從小到大,家中所有的物質條件都是一個人獨享,而非獨生子女呢,每一樣東西都得掰成好幾瓣來享用。
記得小時候,媽媽燉一鍋丸子湯,放多少丸子都得數著數。若是這回一共煮九個丸子,那么三個女兒,一個人三個,誰也不多給,誰也不少吃,公平公正公開。所以我從小就不挑食,因為即使再喜歡的事物也沒有機會盡情享用,根本沒有“吃膩”這一說,特別能理解“粒粒皆辛苦”這一含義。而獨生子女們呢,假若是九個丸子,那估計全都是獨享吧,能一直吃到膩為止。這就是區別。
小時候均分的只是一鍋丸子湯,而長大后子女均分的,是爸媽一生的積蓄。爸媽膝下有三個女兒,一直秉承公平公正原則的他們,在買房這件事情上也是一樣,都得買房,那就都出一樣的力,都給一樣多的補貼。但假若我是獨生子女呢,當前買一套房的錢,是否就能變身為買三套房呢?雖是想象,但現實就是如此。
爸媽能做到這樣已實屬不易,但也抵擋不住我對獨生子女們深深的羨慕之意。不用說我物質,在這個物質的世界里,又有誰能完全置身于俗世之外?所以,我想把我所有的一切,讓一個孩子盡情的享用,就如同那鍋丸子湯一樣,吃膩也是一種幸福。
但假若孩子有一天問我:媽媽,我覺得別的小朋友有哥哥或姐姐好幸福,為什么我沒有呢?
我想,我會等他長大之后告訴他:這是你想獨自擁有爸媽所擁有的一切,必須做出的犧牲。“有得必有舍”,這一守恒定律是人世間亙古不變的真理。這是媽媽從自己的角度出發,為你做出的最好的選擇。
-END-
我是三三就是三三,一個只想用文字表達對生活、對工作、對感情想法的準媽媽。
如果贊同我的觀點或者喜歡我“直抒胸臆”的文字風格,請關注我或者輕輕地點個?,這將是給予我最大的鼓勵。
但倘若你覺得我說得不對,也歡迎留言,歡迎探討,歡迎每一個熱愛生活的人在此留下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