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孩子都需要一頂桂冠
當我們無能為力的時候,就更傾向于訴諸態度。似乎通過作用于態度,我們就能夠有效的改進兒童的行為。實際情況恰恰相反,我們往往只能通過改變行為去改變態度,而不是通過改變態度去改變行為。
孩子需要的是具體而微、滴水石穿的輔導,在此過程中不斷的通過進步積累信心,這種額外的輔導,除了能夠幫助孩子獲得實實在在的進步外,還給孩子一個暗示:老師沒有放棄你,這個暗示也至關重要。
孩子需要屬于他的驕傲,什么是驕傲?就是在同伴中讓孩子引以為自豪的領域或能力,換句話說,孩子需要一頂桂冠,每個孩子都至少需要一頂桂冠。
桂冠是什么?可能是某門功課特別好,也可能是所有功課都不好,但是擅長跆拳道和舞蹈,只要提到某個領域或某件事,他就超級自信,臉上充滿了光彩,這就是他的桂冠,頭戴桂冠的孩子臉上是有光的,其生命是有光的。
因為頭戴桂冠,我們更有可能去挑戰自己所不擅長的領域,因為堅持下來的核心之一就是生命的整體價值,并不依賴于這件事情的成敗,反而能夠放下包袱,真正的去學習,所以不要剝奪孩子的熱愛。
孩子的桂冠可能與天賦有關,可能與訓練有關。
認為孩子什么都不行,往往是因為我們看待生命的角度太過于單一,當我們意味到生命的豐富性、多樣性以及無限可能,那么就會明白有時此處的匱乏,往往意味著筆觸的豐盈。
這就是我們堅持全人之美課程的意義,堅持開展豐富的課程、給每一個孩子不斷的提供舞臺,讓孩子的生命有無限的可能,讓每一個孩子都至少有一頂屬于自己的桂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