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龍渠和風輕撫我的臉頰,帶著一顆柔軟的心,曾從事七年初中語文的我踏進龍美的大門。
? ? ? 從此,我有了一個新名字-小學老師。
? ? ? 從此,我有了一間教室,它的名字叫水滴。
? ? ? 與小水滴的初識是美好的,可是漸漸的詩意的教化面對一地雞毛的瑣碎時,我還是潰不成軍了。每一天面對最多的便是學生彼此因小事而告狀,小水滴之間心靈的隔閡讓我明白:單憑情懷實現不了教育的夢想,只能靠卓越的課程讓小水滴在自我體現中覺醒,才能解決水滴教室的本質問題。在一次教研中,馬玲老師和賀校長建議我可以和孩子們共讀《夏洛的網》。
? ? ? 于是,一場盛大的共讀開啟儀式就開始啦,我讓小水滴們在莊重卻看似沒有目的的狀態下開啟了一場奇妙的童話之旅。
? ? ? 朗讀、演讀…小水滴們都綻放開了!
? ? ? 我知道,捕捉教育時機的驚喜瞬間到來了。于是,我們在共讀時寫下了一頁頁文字,走進夏洛的生命里。一次次的寫作,讓孩子們對夏洛超生了懵懂的崇拜。
? ? ? 直到有一天我給水滴們里講了一個繪本故事《世界為誰而存在》,啟發十歲孩子去思考世界著實不易,但是朦朧的感知卻是與生俱來的,只要你有足夠多營養供給。在繪本故事最后,孩子們提到“我應該為誰而活”,談到夏洛。
? ? ? 所有不期而遇的教育契機都必須來自老師靜心的準備和思考。果然,如我所愿,孩子們提到了生命的意義,提到了對夏洛的崇高,要把自己變成夏洛。
? ? ? 每個人都是你自己,但是你卻又可能在藝術中成為那個你想成為的人。于是,《夏洛的網》童話劇編排,在水滴教室悄然生成。是的,是像種子一樣萌發,像種子一樣自己汲取向上的力量。
? ? ? 共讀如果是浪漫的感知,那么研讀劇本我個人認為需要些許精準的鉆研了,研究角色性格、處境、語氣…在共讀劇本的過程中,水滴們在梳理整個人物關系后,以我始料未及的速度背誦臺詞,有些孩子還背會了好幾個角色的臺詞…
? ? ? 接下來便是競選角色,令我沒想到的是坦普爾頓居然那么受歡迎,競爭異常激烈。所有演員都是脫稿競選,體態像極了一直貪吃、自私的小老鼠。憨厚的威爾伯也是很多水滴青睞的角色。有一半的的孩子都競選了兩個以上角色。
? ? ? 當然,有競爭就要有勝負。孩子敏感的心需要時刻呵護著,但并不意味著他們可以一直“玻璃心”下去。幸運的另外一個名字就叫努力,競選儀式開始前夕我做了一節主題為“優秀是相對的”慕省課,給孩子一個“好”的標準,讓這些投票者把自己手中那寶貴的一票發揮出最佳價值,也讓水滴們在競爭中相互激勵,踏踏實實的走下去。
? ? ? 角色競爭儀式后,落選的孩子大部分都哭了。那一刻,我猶豫后沒有過多安慰。其實,他們并不是不努力,而是可能選擇的角色與自我的生命氣質不相符,而小孩子在短期內又沒有辦法調整自己的生活氣息。
? ? ? 我記錄下了每個孩子因失敗而流下的眼淚。因為我知道,未曾哭泣者不足以論成長。
? ? ? 之后,在立校紀念日的晨誦課上,我帶著水滴讀了謝爾的《閣樓上的光》。剛開始孩子不理解這首內涵豐富的詩歌,當我把一幅幅他們在努力后未能得到理想結果的照片出示出來,教室沸騰了,一小水滴說:競選通話劇失敗了,但我知道我就是那微光,那么多雙眼睛都看到我努力,在為我鼓掌。
? ? ? 童話劇編排的過程更是精彩紛呈,但是龍美的童話劇編排是與學生的日常生活高相關編織起來的。
? ? ? 經歷了種種艱辛,水滴教室的童話劇《夏洛的網》終于以它該有的姿態站立在常春藤劇場。每個水滴都沉浸期中,在舞臺的中間演繹著屬于他們的價值。
? ? ? 夏洛說:我們出去,我們活上一陣子,我們死去。一只蜘蛛,通過幫助你,也許可以提升一點我生命的價值。誰都知道,人活著該做點有意義的事。
? ? ? 夏洛用力最后一絲力氣織網,水滴為他獻唱《歡樂頌》的一瞬間,那一瞬間我看到了我自己,我知道也有很多人看到了自己。生命的旅程里,我們應該以怎樣的姿態行走?
? ? ? 童話劇演出結束了,夏洛死去了,可是這個關于拯救與奇跡的童話,這個追問生命意義的故事,從此烙印在小水滴心中,也鑲嵌在我心里。
那么,什么是童話劇?
龍美小學卓越的課程理念里,童話劇是一種綜合課程,一段穿越的旅程。
它并不簡單地是一場演出,對課程來說,過程比演出本身更重要(這是許多模仿者意識不到的地方)。一個完整的童話劇課程,包含了這樣一個過程:
第一步:選擇合宜的童書,并進行改編。
第二步:共讀。共讀是童話劇課程的核心部分,也是最耗費時間的部分,在共讀過程中,孩子就要練習朗誦。
第三步:學習和練習劇本。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通過練習,嘗試各種角色。在反復的嘗試中,去尋找最適合自己的角色。孩子往往會傾向于選擇與自己生命氣質相近的角色,但也有可能(有時候是老師鼓勵),孩子去挑戰與自己生命氣質完全不同的角色,以拓展自己的生命感受。
第四步:競選角色。在練習劇本的過程中,角色競爭實際上已經開始了。為了競選角色,孩子就“不得不”大量地背臺詞,這本身就是一種生動的浸染過程。在整個過程中,孩子的朗誦能力,對角色的理解,對主題的把握,都會獲得一個較大的提升。
第五步:排練。在真正的南明童話劇課程中,排練的過程是相對短暫的。重要的過程已經在共讀和角色競選中完成了。排練涉及到諸多與舞臺有關的技術,但比一切技術更為核心的,仍然是孩子對角色的理解,以及如何用聲音詮釋這種理解。在這一環節中,還涉及到舞蹈編排等諸多內容,是一種綜合性練習。而且,無論競選角色還是排練,對于孩子的組織能力、合作能力,都是重要的考驗和練習。
第六步:演出。這是課程的終結,是“慶典時刻”。當孩子閃亮地登上舞臺,去調集全部的能量去完成最終的作品,誰不為之激動呢?而對孩子和老師來說,演出是辛苦的,但更是一種獎賞。通過這種穿越,一本童書靈魂性的東西已經進入到了孩子內心,化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甚至可能是最重要的部分。
童話劇能從多個方面深刻地改變孩子。
著名作家王爾德有一句名言:“不是藝術模仿生活,而是生活模仿藝術。”
從古希臘時候起,戲劇表演,就是公民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戲劇以生動的方式告訴觀眾,什么是真,什么是善,什么是美。戲劇也以突出的方式,將生活中的重大但隱秘的沖突揭示出來,幫助觀眾理解沖突本身的意義,以及人應該如何抉擇。通過戲劇,觀眾不但得以理解生活,而且得以凈化靈魂。
那么,我們的孩子,徑由什么來理解生活,理解自身?很多時候,他們是潛意識地任憑功利的粗糙的形象來塑造自身。當紅的歌星或影星、暴發的鄰居、經常受表揚的同學,更多的,是自己的父母。當然,對某些孩子來說,甚至那些壞人,都能成為自己的榜樣。
傳統的教育,在這一部分是缺席的。任憑孩子的生命被良莠不齊的東西涂抹,直到面目全非。而在南明教育全人之美課程系統中,人,或者說兒童,被放在了課程的中心。童話劇課程,就是幫助孩子樹立自我鏡像,理解自我、周圍世界以及種種道德或心理沖突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童話劇會影響學習嗎?
只要你不把童話劇本身當成更有意義的學習,而將學習視為一種機械的往大腦中堆積多數無用只供考試提取的東西,那么,童話劇確實“影響了學習”。
但問題在于,今天的考試也處于變化之中,越來越趨向于考查能力。以應試的方式,孩子越學越累,而且往往導致大量的厭學的情況。相反,包括童話劇在內的有意義的學習,將會給孩子生命以全面的、豐富的、有益的營養,而且,更有利于孩子的持久發展,包括在考試中的競爭力。而陳舊過時的教育觀,不但損害了孩子的未來,甚至不利于孩子當下的發展,更何況支付的,是幸福的代價。
當然,童話劇這一概念在傳播的過程中,在被模仿的過程中,也存在異化的現象:將童話劇誤解為戲劇表演,淡化甚至忽略了精神穿越的過程,造成了表面的熱鬧而實際上孩子收獲有限。孩子激動的,是經過艱辛的努力(排練),最終獲得了演出成功,贏得了掌聲。
當然,對于水滴教室來說,童話劇要走向成熟,路漫漫其修遠兮,這將是水滴共同體共同穿越的又一段旅程。相信,在四年的穿越里,孩子們的身體將逐漸地舒展,孩子們的精神將逐漸地走向深邃與自覺,一個懵懂和孩童,最終將有可能成為卓然獨立的少年。
為了這一切,水滴老師愿意陪小水滴經歷種種辛苦,但我相信,歲月終將證明,這是值得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