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個月的童話劇之旅今天圓滿落幕!我內心還是非常激動,不知觀看的你們是否也有同樣的感覺?如果你參加了我們的排練歷程,你就會深刻感到今天孩子們的表現太棒啦!
回憶我們的第一部童話劇,歡笑聲,吵鬧聲都在耳邊。
大學的時候也給系里排童話劇和節目,但是跟給孩子們排童話劇完全不一樣。他們會像小猴子一樣滿劇場竄上竄下,不知道站位,不知道傳話筒,就連該輪到上臺了,還需要滿劇場找他。每每排完一場,都會攤在辦公室,覺得兩個肺不夠炸的。
賀校長說:什么是穿越?穿越是共同經歷過雞毛蒜皮后的美好!那我想,我今天感受到了!我想孩子們也一樣!今天他們在舞臺上的那種自由和釋放,讓我感受到了孩子的生命力,單純而美好!
我想變小,成為孩子,只為演一演童話劇呀!
那么,什么是童話劇?
童話劇是一種綜合課程,一段穿越的旅程。它并不簡單地是一場演出,對課程來說,過程比演出本身更重要(這是許多模仿者意識不到的地方)。一個完整的童話劇課程,包含了這樣一個過程:
第一步:選擇合宜的童書,并進行改編。
第二步:共讀。共讀是童話劇課程的核心部分,也是最耗費時間的部分,在共讀過程中,孩子就要練習朗誦。
第三步:學習和練習劇本。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通過練習,嘗試各種角色。在反復的嘗試中,去尋找最適合自己的角色。孩子往往會傾向于選擇與自己生命氣質相近的角色,但也有可能(有時候是老師鼓勵),孩子去挑戰與自己生命氣質完全不同的角色,以拓展自己的生命感受。
第四步:競選角色。在練習劇本的過程中,角色競爭實際上已經開始了。為了競選角色,孩子就“不得不”大量地背臺詞,這本身就是一種生動的浸染過程。在整個過程中,孩子的朗誦能力,對角色的理解,對主題的把握,都會獲得一個較大的提升。
第五步:排練。在真正的南明童話劇課程中,排練的過程是相對短暫的。重要的過程已經在共讀和角色競選中完成了。排練涉及到諸多與舞臺有關的技術,但比一切技術更為核心的,仍然是孩子對角色的理解,以及如何用聲音詮釋這種理解。在這一環節中,還涉及到舞蹈編排等諸多內容,是一種綜合性練習。而且,無論競選角色還是排練,對于孩子的組織能力、合作能力,都是重要的考驗和練習。
第六步:演出。這是課程的終結,是“慶典時刻”。當孩子閃亮地登上舞臺,去調集全部的能量去完成最終的作品,誰不為之激動呢?而對孩子和老師來說,演出是辛苦的,但更是一種獎賞。通過這種穿越,一本童書靈魂性的東西已經進入到了孩子內心,化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甚至可能是最重要的部分。
童話劇能從多個方面深刻地改變孩子。
著名作家王爾德有一句名言:“不是藝術模仿生活,而是生活模仿藝術。”
從古希臘時候起,戲劇表演,就是公民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戲劇以生動的方式告訴觀眾,什么是真,什么是善,什么是美。戲劇也以突出的方式,將生活中的重大但隱秘的沖突揭示出來,幫助觀眾理解沖突本身的意義,以及人應該如何抉擇。通過戲劇,觀眾不但得以理解生活,而且得以凈化靈魂。
那么,我們的孩子,徑由什么來理解生活,理解自身?很多時候,他們是潛意識地任憑功利的粗糙的形象來塑造自身。當紅的歌星或影星、暴發的鄰居、經常受表揚的同學,更多的,是自己的父母。當然,對某些孩子來說,甚至那些壞人,都能成為自己的榜樣。
傳統的教育,在這一部分是缺席的。任憑孩子的生命被良莠不齊的東西涂抹,直到面目全非。而在南明教育全人之美課程系統中,人,或者說兒童,被放在了課程的中心。童話劇課程,就是幫助孩子樹立自我鏡像,理解自我、周圍世界以及種種道德或心理沖突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童話劇會影響學習嗎?這是家長們很關心的話題。
只要你不把童話劇本身當成更有意義的學習,而將學習視為一種機械的往大腦中堆積多數無用只供考試提取的東西,那么,童話劇確實“影響了學習”。
但問題在于,今天的考試也處于變化之中,越來越趨向于考查能力。以應試的方式,孩子越學越累,而且往往導致大量的厭學的情況。相反,包括童話劇在內的有意義的學習,將會給孩子生命以全面的、豐富的、有益的營養,而且,更有利于孩子的持久發展,包括在考試中的競爭力。而陳舊過時的教育觀,不但損害了孩子的未來,甚至不利于孩子當下的發展,更何況支付的,是幸福的代價。
當然,童話劇這一概念在傳播的過程中,在被模仿的過程中,也存在異化的現象:將童話劇誤解為戲劇表演,淡化甚至忽略了精神穿越的過程,造成了表面的熱鬧而實際上孩子收獲有限。孩子激動的,是經過艱辛的努力(排練),最終獲得了演出成功,贏得了掌聲。
我們的花兒們,正在經歷這一切。我想在你們成長的某一個瞬間,回想起你童年時光的某些經歷,這些經歷可能就是童話劇,他像一粒種子,埋在心中,在未來的某一時刻,將會綻放,成為你生命中美好的助力!
期待第二部屬于我們的童話劇。
元旦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