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聊聊辯論。
無關任何一場比賽,也無關任何比賽技巧,只是想聊聊辯論里的詩和遠方。
辯論是什么?我問過別人,有人認為是使用各種語言技巧說服對方,也有人認為是思想的交流與碰撞,有人認為是華麗語言包裝下的高逼格吵架,也有人認為是一種無聊而無趣的文字游戲,等等。《墨經·小取》對辯的法則作了這樣的說明:"夫辯者,將以明是非之分,審治亂之紀,明同異之處,察名實之理,處利害,決嫌疑焉。摹略萬物之然,論求群言之比;以名舉實,以辭抒意,以說出故;以類取,以類予。”什么意思呢?大意就是辯論的目的是明白事理,答疑解惑,探求萬事萬物的本質。用名稱反映事物,用言詞表達思想,用推論揭示原因。
于是,我開始思考,辯論是什么?我認為辯論大約是一個“1+1≥2”的論證題,關于某一事物,我有一個思想,你也有一個思想,我們交換以后,我們得到了兩個甚至更多的思考和啟發。辯論因矛盾而存在,但辯論更因為交流和碰撞而閃耀。這是一個關于辯論的理想化狀態,也是每一個接觸辯論、熱愛辯論的人所期盼的辯論里的詩和遠方。當辯論多了,我們逐漸摸索到一些應當遵循的法則,積累起一套辯論的方法,這就是辯論技巧,是關于辯論的詩和遠方這趟征途里為你助力的一匹快馬而已。
那辯論賽是什么?比賽雙方辯手依據自己的論點和論據,通過自己的語言技巧和思辨能力,爭取這場辯論賽的勝利,所以,這大約是一場以辯論為核心的競技。既然是競技,那便有輸贏,既然分輸贏,那便會有為了輸贏而采取的各種手段與技巧。這樣各種手段技巧的效果在競技結果中不斷被強化時,手段技巧往往“行而異,轉而危,遠而失,流而離本”(摘自《墨經·小取》,指運用起來就會發生變化,會轉成詭辯,會離題太遠而失正,會脫離論題進而離開本意),我們往往只顧快馬加鞭,失了方向,辯論的意義便會慢慢掩蓋,而競技的特征便會放大。
但我今天并不是想譴責辯論賽,畢竟它只是一種辯論的競技形式,可以帶給我們辯論的樂趣。我想說的是:不要試圖在辯論賽這場競技中去追尋辯論的詩和遠方。因為兩者的標準有太多的不同。
辯論賽有輸贏,但辯論不應該有輸贏,因為它應該是共贏。
辯論賽要求堅定的立場,但辯論告訴辯手不應該懼怕被說服,因為被說服并不羞恥,羞恥的是你拒絕思維的對話。
辯論賽強化對立,但辯論不應該只有互斥,因為它是可以交融且到達統一的。
辯論賽追求公平的競技結果,但辯論只求平等的思想交流。
所以在辯論場上,我們就應該追求競技的輸贏,享受比賽的刺激,但詩和遠方的價值不應該是一場競技的結果所能否定或是肯定的。你可以為了你追求的榮耀在辯論場上廝殺拼搏,我也可以在一方辯論世界里自由舒展,在合適的場地用合適的標準追求自己的價值體現,這本身就無所謂對錯。
最后想到高曉松的一句歌詞,做了一下改編。
辯論不止眼前的輸贏,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你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