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本書看完好幾天了,想寫點什么,但又不知道該怎么寫。想起來這也是我讀過最特別的書了,因為跟小時候奶奶給講得故事很像,生活艱苦,食不果腹……仿佛是把奶奶那一輩人的生活重新過了一遍。
全書共兩部分,前半部“出延津記”寫的是過去:孤獨無助的吳摩西失去唯一能夠“說的上話”的養女巧玲,為了尋找,走出延津;小說的后半的部“回延津記”寫的是現在:吳摩西養女的兒子牛愛國,同樣為了擺脫孤獨尋找“說的上話”的朋友,走向延津。一出一走,延宕百年。
看之前朋友就跟我說,看完之后,可能有三種結果:變成了一個話嘮,變成了一個思考者,你還是你……等于沒說的三種結果,讓我對這本書產生了超級大的興趣。沒辦法,好奇寶寶就是這樣的存在吶。
對于我來說,這不是一本可以速讀的書。因為人物關系好復雜。剛開始讀,沒幾頁都讀不懂了,因為人物我根本記不住。重新讀的時候。把人物關系寫了下來,讀完以后才發現,用稿紙整理了兩張才算完。書中的句子很拗口,仿佛是關于“不是……是……也不是……而是……”的一萬種造句。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看完上半部分“出延津記”的最后一句,我莫名的笑了。男主楊百順先在楊家莊跟他爹老楊做豆腐,因為不喜歡做豆腐跑了出來,后來又殺過豬,染過布,破過竹子,挑過水,在縣政府種過菜,倒插門嫁給了賣饅頭的寡婦吳香香。他信主后,老詹把他的名字改作楊摩西,倒插門后變成了吳摩西。
從楊百順→楊摩西→吳摩西→羅長禮。每次改名字都能打破之前的舊局面,像一次成長,也像一次新生。記得書上說:人要一賭上氣,就忘記了事情的初衷,只想能氣著別人,忘記也耽誤了自己。因為賭氣的楊百順,沒有目標的遠走他鄉。他一直在尋找一些東西,但又不知道自己在找什么,每次走入絕境,又陰差陽錯的柳暗花明。他不在意每次身份的改變,對他而言,名字僅僅是一個符號。能找到活下去的法子,才是他應該關心的事。
做過這么多行當,都是為生存,沒有一個是他喜歡做的,也就沒一個做長遠。每換一個行當,就要結識新的人,結識了這么多人,卻是一個也不親。最后終于找到跟自己能說的上話的養女巧玲,不小心還給弄丟了,從此遠走他鄉顛沛流離。他雖然叫摩西,卻和《圣經》里的亞伯拉罕沒一點相同,既沒有神的指引,也無處可去,卻必須得走。這是他的命么?
其實我很想知道,楊百順離開延津以后得生活,過的怎么樣。有沒有找到能跟自己說得上話的人……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里面有個牧師老詹。老詹從意大利來,在延津縣城傳教四十年,收了八個信徒。老詹在給人解釋教義時,說的最明白的是這么一句話:信了主,你就知道你是誰,從哪兒來,到哪兒去。但這句話并不能就說服大家入教,比如殺豬的老曾就說,我本來就知道啊,我是一殺豬的,從曾家莊來,到各村去殺豬。
直到遇見了楊百順,老詹才收了第九個信徒。楊百順信主是有目的的,他說,前兩件事我不糊涂,知道自己是誰,從哪兒來,后一個往哪兒去,這幾年愁死我了。
不知道往哪兒去?誰又能馬上知道?誰的青春不迷茫?走出延津的楊百順,不,是羅長禮,希望能找到人生的方向吧。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牛愛國陷入困境的時候曾經琢磨過:這世上的人有千千萬,可能去投奔的卻只有兩三個。平日里和老婆說不上話,已經覺得孤獨了,遇到走投無路的情況,就更加覺得孤苦無依,只好去千里之外找曾經“說的上話”的戰友。可有的時候,離家已經千里之外,卻還是“心里亂”,只好走得更遠。孔子兩千年前就曰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我們都以為是老朋友從大老遠的地方趕來,心里很開心。可書里老汪說得好:你們都不明白孔老夫子的心思。從遠方來的這個人,是不是朋友還兩說著呢,反倒是因為和自己沒什么關系,才能放心地把心里話說給他聽。心里話說了,就舒坦了。
話,一旦成為了人與人唯一溝通的東西,尋找和孤獨便伴隨一生。心靈的疲憊和生命的頹廢,以及無邊無際的茫然和累,便如影隨形的產生了……如果用書中的三個字替代替孤獨這個詞語,這大概就是“說不著”。噴空的人遍地都是,說得著的人千里難尋。沒有說的著的人,良辰美酒該與何人說?
有人說,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只是這樣的狂歡,略顯單調和凄涼。我們無法從一個人那準確得知,這個人是不是能掏心窩說話的人。所以也就不敢說了。其實自己的那些小心思,讓懂得人懂,讓不懂的人不懂就好了。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好像那個時候馬車和書信都很慢,話找話,一句頂一萬句!
好像這個時候交通和網絡都很快,人找人,一萬句頂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