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大河報一直刊登與“溫暖”有關的小故事,同時發起“一個小舉動,城市暖一度”的征文。面對這則征集令,許多瞬間涌入腦海:拾物不昧;冒險搭救落水者;每天為環衛工人提供免費早餐;還有電視報導上“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感人畫面……
被溫情感動,不自覺就想起2016年春天去蘇州報團旅游時遇到的一對暮年夫妻。他們都是上海人,都衣著藍色沖鋒衣。大爺帶著遮陽帽,濃濃的花白色的眉毛,面容里充滿了慈祥,脖子上掛著相機,肩背旅行包,推著輪椅,大娘安然的坐在輪椅上。蘇州拙政園的狹窄小路,輪椅是無法通過的,大爺就背著老伴,同行的幫他推著車子,有幾個年輕的男士主動替大爺背,他硬是不讓,蘇州六個景點,就是這么一路推一路背下來的。最感動的是中午的吃飯,原來大娘的手也是無力的,甚至無法拿起勺子。完全是大爺喂,大爺就象父母喂孩子一樣周到和細心。不時地擦去大娘嘴邊的飯渣。沒聽到大娘言語,看得出來她很高興。這位七十歲的大爺,踐行和詮釋了夫妻恩愛的真諦:不離不棄,白頭偕老。
溫情無處不在。行走人世間,總有這樣溫暖而美好的時刻。即便主動投以陌生人的一個微笑,也能讓對方感到溫暖。偶然不經意的一個善舉,也可以改觀一個人的信念。記得看過一篇報道:說的是一個在押服刑犯,就是因為提審他時獄警稱呼他了聲“同志”,他倍感親切和溫暖,從此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看來,失意時聽到的一句暖心話,也是最走心的溫暖,也是這種溫暖能撫平心頭起伏的情緒,從而走出困惑。央視新聞里有個很醒目的廣告,就是孤獨和抑郁患者,他需要的就是親情的陪伴和社會關愛的溫暖。
那些溫暖人心的小故事,快遞給這個冬日許多溫情,真的希望大家都能付諸“一個小舉動”從而“城市暖一度”。獻愛心送溫暖活動,大家都參與進來。人間處處有溫情,有溫情的陪伴,人間更團結,社會更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