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學校育人的課程藍圖,是學校有效實施國家課程、合理開發校本課程的基礎性保障,涉及學校課程規劃方案、學期課程綱要、單元/課時學習方案三個層級的方案。
一、新課程為何強調“學校課程方案”的編制?
(一)教育民主化的發展:三級課程管理制度下國家課程方案校本化實施
(二)教育專業化的進程:教師、方案、學生三要素互動的育人機制
(三)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頂層設計:特色化發展的學校課程實施方案
二、如何理解學校一級的課程方案:三個層級、三種文本?
(一)宏觀層:學校課程實施方案
(二)中觀層:學期課程綱要
(三)微觀層:單元/課時學習方案
三、如何編制“學校課程實施方案”?
(一)學校課程實施方案制定的依據
(二)學校課程計劃及說明
(三)課程實施與評估建議
(四)保障措施
四、示例及說明
邊記錄邊思考:
? ? ? ?工作中,見過一些學校做課程建設的介紹,那是感覺學校就是在做總結——將原來做過的事向大家介紹,做推廣——把學校做得好的、認為值得推廣的部分來介紹給大家,讀完、記錄完之后發現,好像只做了學校課程建設的一小塊。站在數學老師的視角來看學校課程實施方案,背景與依據、計劃及說明、實施與評價建議、保障措施這些大框架像課題研究的框架、像單元整體教學的完整體系。
? ? ? ?昨晚聽王崧舟老師講到新三論和老三論,談到現在好多的新想法、新概念的根就在那里面,那“課程建設”這個新詞,在以往有談到嗎?有類似的嘗試嗎?我確定有。古時候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來形容一個人豐富的學識,沒有談到誰的語文有多好、數學有多好,可見,類似語文、數學、生物、地理這些課程都是從無到有的,而且還在逐步的優化中。所以學校特色課程建設和完善的過程就是再現語文、數學等學科課程建設、完善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