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無聲告白》,其實一直想寫點自己的感受,可是一拖再拖,感受都快拖沒了。終于還是想抓住這種深受體會的感受寫下來。
記得看完武志紅老師寫的基本書時,印象深刻的是他教給我的一個理念:對于孩子的愛,最重要的是給予回應,并給予自由和尊重。很可惜,在《無聲告白》中,女主的卻是在父母的期望中死去。故事開頭就說她死了,我們都想弄明白,誰是兇手,可是我們沒想到的是,兇手就是那份愛,那份父母自以為的愛。其實只不過是他們自己所不能實現(xiàn)的寄托。父親渴望融入白人的世界,母親希望她與眾不同。那都是他們年輕時未解開的結(jié),結(jié)果一直跟隨著他們,并影響著他們的行為。
"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是啊,在中國有多少孩子已經(jīng)或是正在經(jīng)歷著這樣的體驗呢!我一直覺得自己畢業(yè)以后,才發(fā)覺自己在為自己而活,前面的20多年里,我為了父母榮譽而活;為了成為他們眼中的乖孩子而活。而現(xiàn)在我終于可以為自己而活了。
豁然覺得靈活自由了;自己真實了。以后無論是面對子女還是你的另一半。當你給予愛時,一定要記得給予自由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