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D的三個核心:收集、處理、回顧。
今天來談談收集
一:收集的必要性
請問:生活中的你是否曾經有過下面的體驗嗎?
1:腦袋里冒出很多可以行動的想法,可是過了一兩分鐘你卻拍拍腦袋:咦,我剛才想什么來著?
2:某些靈感、某些想法在你大腦里,像森林里的小鳥一樣,東跳西躥,你看見只是一瞬間,如果沒有抓下來,嗖一下就飛走了,下一次不知道什么時候能想起來?
3:又或者你正在玩手機游戲憤怒的小鳥,你爸過來說他要出門,十五分鐘后把廚房的煤氣爐關火。你應了聲好,但潛意識里你不想管這件事,不想錯過游戲,如果沒有及時收集這個行動,很可能等兒就出事了。
4:看到某些文章里說的某個觀點,眼睛突然像燈泡一樣亮了起來,好像有那么些道理,你點點頭嗯了一聲,腦袋閃過念頭說“要按照文章里說的做”。但是你沒有意識到應該把這個念頭收集起來。那過后能不能“變現”就靠運氣了,等猴年馬月某天這個念頭突然降臨。
以上這些只是個別例子,也就是說,當時事情還不怎么緊急時,你根本完全沒有覺知到什么該收集下來,完全沒有get到point,所以真正麻煩的問題就是出在這里了,這時最需要的就是—“收集”。如果你大腦里出現的那些是一個很好的做事方法、點子、idea呢?你錯過了,未免覺得太可惜,太遺憾了,對吧?
其實,我們大腦并沒有那么管用,它并不能記得住那么多事,記掛太多反而讓它難受,會充滿了焦慮感,感覺到這個事也要干,那個事也要干,真怕忘記了哪一件,這樣想想也是醉了。
二:如何收集
1、我們需要明確資料收集內容的定期整理時間,如每周固定一個時間去收集整理。
2、將自己印象筆記的分類文件夾再次優化,設置分揀收集箱。
3、工作方面的,在我們上班工作日,把效率手冊和時間記錄表結合使用,隨時收集有用信息。
4:個人方面,做出自己的夢想清單,一定要不斷的去更新,不管多么天馬行空的想法,只要覺得他能讓自己的生命變得更多彩,就先收集。
5:收集階段的主要工作是歸納資料,包括外在收集和內在收集。
外在收集包括收集你的日用品、參考資料、裝飾品、辦公設備,從辦公桌開始包括你的辦公桌表面、抽屜、柜子、書架、地面。
訓練自己發現那些沒有到位的事情。
內在的主觀的收集工作:清掃你的大腦用一疊白紙,每張記錄一件事情。
三:收集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
收集的內容過多,一個工作籃裝不完 ,可能偏離到清理打掃和整理的工作中去, 如何處理以前的收集和整理成果 ?發現了緊急事件怎么辦 ?如果某個東西過大,工作籃放不下怎么辦—寫到一張紙上,放入工作籃。
如果收集的東西太多,工作籃放不下怎么辦—放在他的旁邊。
立刻倒掉—一眼看出的無用垃圾,立刻扔掉。
無法立刻決定的,不要判斷、甄別,收集起來等到process階段處理。
謹防掉入打掃和整理的誤區—把類似“清理書包”的工作寫成一張紙條放入工作籃,而不是直接清理起書包來。如何處理那些任務清單上和計劃冊上已有的事情—建議也放入工作籃里“這事我可不能再忘了”—建立一個“緊急事件”藍,
四:收集的意義
我們都知道,一個人只要去行動,去堅持,去積累,就會在翻山越嶺后看到勝利的曙光;會享受到成果以復利方式在增長;養成這個習慣的意義在于,我們再也不會發出“時間都去哪兒了”這樣的疑問,對時間去向的明確認識,是一切提高時間效用的基礎。
所以,在行動管理中,首先要有積極主動的心態。主動收集所有靈光一現的事情,偶然想到要做的事,先要向它伸出雙手,大力“擁抱”它,以積極主動的心態去面對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