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書優(yōu)游”平臺、頻道和主播介紹及百合的往期分享合輯
備注:這是2020.2.14的分享,因為被鎖定很久了,一直沒解封,試試重發(fā)一下。
本期分享
? ? ? ? 自寒假以來,新冠肺炎疫情一直困擾著每一個人。在不斷關(guān)注和了解肺炎疫情的過程中,我的心情和對武漢人、湖北人的看法都有了很大的改變,而且我還在這個過程中逐漸體會到了大詩人屈原《離騷》的名句“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含義。所以本期分享我暫時打斷原本的地理脈絡(luò),給大家?guī)黻P(guān)于湖北和武漢的特別分享。
? ? ? ? 因為是學校新聞小組的播音員,加上我們的政治課上有時事述評,所以我養(yǎng)成了看《人民日報》的習慣。在去年的12月8號,我在《人民日報》上看到了一條新聞:“武漢出現(xiàn)7起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我當時很是好奇,想知道這不明原因到底是什么。雖然我是在SARS疫情結(jié)束后兩年多才出生的,但對SARS的了解讓我忍不住有點擔心。一周之后《人民日報》又報道他們都出院了,我就覺得沒啥事兒了,也就是虛驚一場。在之后的一個多月里我就安心地準備期末考試,還按計劃一放寒假就去了趟南京。我們定的是1月21日回北京的高鐵票,但因為很喜歡南京這座城市,20日那天我跟媽媽商量能不能在南京再多呆一天,但21日早上起來媽媽說我們必須得回去了,因為她一早看到新聞?wù)f武漢出現(xiàn)了傳染性的肺炎疫情,貌似比較嚴重。我心下一驚,難道是我之前看到的不明肺炎么?沒想到還真的是,我開始非常的慌張、緊張,我覺得再也不能在南京呆著,必須以最快的速度趕回去,一秒都不能多留。回來之后一直到今天我是一步都沒出過家門。iPod上不停地給我推送關(guān)于肺炎疫情的消息,看著確診和疑似病例的數(shù)字一天一天增長,我也越來越擔心,越來越恐慌、害怕、不安,甚至有些精神過敏,每天要刷幾百條疫情信息,覺得在家里也需要戴口罩、護目鏡、手套,雖然我也知道實際上既不可能也沒必要,網(wǎng)上說雞蛋可以增強免疫力,我就每天吃很多雞蛋,盡管我以前一點也不喜歡吃,做作業(yè)看到有湖北武漢的題目我都心驚肉跳地跳過去不做。
? ? ? ? 漸漸地我就開始覺得很煩躁,開始特別討厭這個病毒,討厭武漢人,討厭野生動物,為什么他們非要吃野生動物?后來又聽到推遲開學,以后可能占用暑假和周末,我對湖北的厭惡又加深了一層。我開始不停地抱怨,連快遞我都特別抵制,哪怕不需要接觸我也要抱怨幾句,覺得快遞員可能帶來病毒。媽媽及時地安慰開導了我,同時也批評了我。她說這種特別的時候我們應(yīng)該感謝快遞員們愿意出門工作送快遞,不然我們大家就必須得自己出門買東西,增加疫情風險。我聽到無論是年前快遞上門爸爸戴著口罩收快遞時還是現(xiàn)在給放到小區(qū)門口給媽媽打電話通知時,媽媽都會對快遞員說“謝謝!辛苦了!”比她平常收快遞更有禮貌。對于我討厭武漢人和湖北人的抱怨媽媽也一直在開導我,讓我逐漸意識到他們絕大多數(shù)也是疫情的受害者,并沒有傳播疫情的主觀故意,我們即使不能幫助他們也應(yīng)該同情他們的不幸,理解他們的不得已。每當我因為看到什么負面信息抱怨時,媽媽都陪著我分析具體情況,讓我設(shè)身處地想一想如果我們是武漢人或湖北人是不是也可能有同樣的做法,漸漸地我的心情稍微放松了些,也放下了對武漢人和湖北人的偏見。看新聞聯(lián)播時,媽媽會指著搶救病人的醫(yī)護人員、加班生產(chǎn)口罩和防護服的工人、超市和藥店堅守崗位的工作人員,還有新聞發(fā)布會臺下的那些記者……跟我說:“你看,雖然有感染的風險,但他們都還在堅持工作,我們才能安全地待在家里。”這時我開始認識到,我其實是那么幸運!那些一線的醫(yī)護人員,不但要冒著風險和壓力加班加點救治病人,而且因為醫(yī)療物資十分緊缺甚至只能帶著不合格的口罩去治療病人;那些生活在武漢的人,甚至已經(jīng)連續(xù)發(fā)燒好多天也住不上院得不到治療;那些因為不了解疫情而被困外地的湖北人因為被歧視甚至只能流落街頭……和他們比起來,我有什么理由這么害怕、慌張呢?媽媽后來又給我看了一些帖子,我又了解到因為這個疫情,許多人的生活都要過不下去了。廣東花市的商戶們因為無人采購鮮花只能忍痛將這些花砸爛;那些果農(nóng)菜農(nóng)因為交通中斷只能眼看著蔬菜水果爛在地里;那些養(yǎng)雞養(yǎng)鴨的人因為飼料運不進來也只能看著自己辛辛苦苦養(yǎng)的雞鴨活活餓死;還有那些在路邊擺攤的人可能就是靠著過年人多賣出點東西維持生計,那些底層打工者一天不出工可能第二天就沒有飯吃……比起他們,我覺得我真的很幸運、很幸運。我開始認識到我不能再一味地擔心和抱怨,我應(yīng)該睜開眼睛,看看那些我以前沒有關(guān)注過的人。
? ? ? ? 疑似和確診人數(shù)越來越多,武漢的市民掀起了一陣恐慌,出現(xiàn)疑似癥狀的人一下子都涌向醫(yī)院,醫(yī)生護士忙不過來,甚至看到了有人倒在地上沒人處理的消息,雖然后來證明是謠言,但卻觸目驚心。醫(yī)院的床位十分緊張,發(fā)熱門診中人滿為患,我看著那樣的畫面無時無刻不在擔心他們會在這個過程中感染。那些醫(yī)護人員戴著護目鏡和口罩、穿著厚厚的防護服為病人治病,加班到深夜還不能休息,為了節(jié)約防護服忍著不喝水不上廁所……真是讓人又由衷地敬佩同時又為他們擔憂。像鐘南山院士這樣的醫(yī)學專家們夜以繼日地在醫(yī)院和實驗室里忙碌著,為的就是能分離病毒、研究治療方案、研究病例、研制藥品、培植疫苗……讓病人盡快得到救治,讓疫情早點得到控制。成千上萬的工人不分晝夜地加班施工,這才有了火神山和雷神山醫(yī)院的神速完工,政府相關(guān)職能部門統(tǒng)籌和保證著抗擊疫情工作的方方面面和社會的正常運轉(zhuǎn),雖然有人令人非常憤怒地瀆職……不光是這些奮戰(zhàn)在疫情一線的工作人員,很多普通人也都在盡自己的力量:飛機、高鐵和其他運輸人員把支援武漢的醫(yī)務(wù)人員安全送達、把防疫物資快速運到,物流企業(yè)和超市的員工們保證了千家萬戶的生活物資供應(yīng),酒店和餐館免費為醫(yī)護人員提供住宿和飲食服務(wù),新聞記者們深入一線采訪、參加新聞發(fā)布會、寫新聞稿,讓大家能知道發(fā)生了什么,警察、社區(qū)公務(wù)員每天安排社區(qū)隔離工作,為隔離人員提供服務(wù)……還有那些其實并沒有抗擊疫情職責的普通人,一位頭戴環(huán)衛(wèi)帽的大爺來到派出所,放下一個紙包就轉(zhuǎn)身離開,里面是12000元錢,一張紙條上寫著:“急轉(zhuǎn)武漢,為白衣天使加油……”;一位武漢菜農(nóng),用農(nóng)用三輪車裝了24箱蔬菜,騎了40公里送到武漢卓爾萬豪酒店,他說:“聽說醫(yī)療隊住在這里,我送些新鮮的菜來,這是最新鮮的,我只有這么多了。”他堅持不要錢。其實,武漢封城后他的菜本來能賣的很好;封城后的武漢,絕大部分餐館都關(guān)門了,醫(yī)護人員吃飯成了難題,一家很小很小的餐館店主,晚上常常只睡四個小時,每天要做1000份盒飯,用很便宜的價錢賣給醫(yī)護人員,只愿醫(yī)護人員能吃上一口熱飯……這些故事有很多,媽媽會專門轉(zhuǎn)給我看,我開始有點理解她的感慨:“仗義每多屠狗輩!”我的擔心也緩解了很多,開始可以安心寫作業(yè)、做日課,也越來越意識到,當我還能在家里安心寫作業(yè)時,原來有這么多人一直在忙碌著,他們既是我們戰(zhàn)勝疫情的希望,也維持著我們的基本正常生活、維持著社會的運行……
? ? ? ?? 在不斷關(guān)注疫情的同時,我也在準備我的這一期分享。本來我和媽媽已經(jīng)按我們原本的分享脈絡(luò)在準備了,但上周四媽媽突然跟我商量,她說棠棠姐姐在這一期分享中結(jié)合她賞析的《賜蕭瑀》這首詩中“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的詩意,抒發(fā)了她對疫情中的那些勇敢擔當?shù)摹澳嫘姓摺钡挠芍跃匆猓谶@個疫情洶洶的特殊時期,我是不是也可以暫停原來的分享計劃,先來了解一下湖北、分享跟湖北有關(guān)的詩,也借這個機會加深我對疫情和社會的認識呢?想到自己這些天來因為疫情而看到、感到的一切,我覺得自己也很想更多了解湖北,就答應(yīng)了。
? ? ? ? 在臨時決定本期分享以湖北為主題之前,我對湖北的了解僅限于初一地理課本上學到的和通過詩詞及其他文史著作了解到的內(nèi)容。比如湖北簡稱“鄂”,省會是武漢,之所以叫湖北,就是因為它在洞庭湖以北。它地處中國中部地區(qū),東鄰安徽,西連重慶,西北與陜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與河南毗鄰。再比如湖北是戰(zhàn)國七雄中幅員最遼闊的楚國的核心區(qū)域,是楚文化的發(fā)祥地,所以在湖北各地都能夠感受到綿延2000多年濃濃的那種楚文化。而楚文化最熠熠生輝的代言人、中國文學史上第一個偉大的詩人——屈原,正是湖北的驕傲。之前分享張耒的《和端午》時我也了解了屈原和端午文化的密切關(guān)系以及他至死不渝的愛國情懷,了解到他的代表作《離騷》的偉大。在和媽媽討論本期分享的主題詩時,我們也第一時間不約而同地想到了屈原的《離騷》,所以這幾天我也試著學習了這首詩。但老實說《離騷》這樣開創(chuàng)了中國文學史上的“騷體”詩歌形式、開創(chuàng)了詩文創(chuàng)作的“香草美人”傳統(tǒng)、思想內(nèi)容極其豐富、文采意象極致華瞻的鴻篇巨制對我來說實在太難了,連節(jié)選片段專門分享都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圍,所以最后我放棄了這個我力所不能及的計劃。但在這二十多天跟著疫情的發(fā)展心情起起落落的過程中,在我為這期分享不斷準備和調(diào)整的過程中,我覺得我逐漸明白了屈原最有名的詩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含義。
? ? ? ? 屈原給我最深的印象是他深摯的愛國情懷和縱橫馳騁的想象力。司馬遷在《史記?屈原列傳》中引劉安《離騷傳》說:“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又說:“屈原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可謂窮矣。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屈原的“憂愁幽思”和怨憤是和楚國的政治現(xiàn)實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離騷》就是他根據(jù)楚國的政治現(xiàn)實和自己的不平遭遇,“發(fā)憤以抒情”而創(chuàng)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詩。詩中的名句“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和“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最突出地顯示出屈原最真摯的憂國憂民、追求理想的高尚情懷和無論遭逢什么災(zāi)厄也絕不妥協(xié)和放棄的高潔品格。詩中有層出不窮的香草美人的意象、大量絢爛多姿的神話傳說和令人不能不稱奇的華美而豐富的想象,讓一代代的讀者忍不住驚嘆他的無人能及的博學和才華。難怪東漢?王逸的《楚辭章句?離騷經(jīng)序》曰:“《離騷》之文,依詩取興,引類譬諭。故善鳥香草以配忠貞,惡禽臭物以比讒佞,靈脩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賢臣,虬龍鸞鳳以托君子,飄風云霓以為小人。其辭溫而雅,其義皎而朗,凡百君子,莫不慕其清高,嘉其文彩,哀其不遇,而愍其志焉。”南梁?劉勰的《文心雕龍?辨騷第五》說:“不有屈原,豈見《離騷》。驚才風逸,壯志煙高。山川無極,情理實勞。金相玉式,艷溢錙毫。”魯迅先生在《漢文學史綱要》中也這樣評價:“戰(zhàn)國之世……在韻言則有屈原起于楚,被讒放逐,乃作《離騷》。逸響偉辭,卓絕一世。后人驚其文采,相率仿效,以原楚產(chǎn),故稱“楚辭”。較之于《詩》,則其言甚長,其思甚幻,其文甚麗,其旨甚明,憑心而言,不遵矩度。故后儒之服膺詩教者,或訾而絀之,然其影響于后來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
? ? ? ? 在抗擊疫情的當下,屈原《離騷》的名句中媽媽感觸最深的是“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可能是因為我畢竟年齡還小,對社會的了解還少,所以我雖然能明白詩句的意思,但我覺得自己還不能充分體會到屈原那種憂國憂民為全天下人而悲苦的情懷。我感觸最深還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來勢洶洶,不到一個月全國已經(jīng)有四萬多人感染。要想贏得這場戰(zhàn)爭,很可能是一個我們會感覺很漫長的過程。這就像是“路漫漫其修遠兮”,而且這一定是一條很長的遍布荊棘和障礙的路……但我相信那些義無反顧、不計生死走上疫情一線的醫(yī)護人員的艱苦努力、科研人員夜以繼日的持續(xù)奮斗、千千萬萬勞動者兢兢業(yè)業(yè)的工作,包括我們每一個普通人安安靜靜地呆在家里的配合,這一切都是在“上下而求索”。我們每個人都走在這條求索的路上,雖然現(xiàn)在我們都不知道還要走多久,但只要我們以理性的方式去做自己應(yīng)該做的和能做的事,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像屈原一樣永不放棄,我們就一定能在求索中迎來柳暗花明的那一天!我個人暫時還沒有能力貢獻力量,就先把對湖北和武漢的認識和了解分享給大家,作為我“上下而求索”的一部分吧。
? ? ? ? “詩仙”李白曾帶我到過湖北,他的詩中說“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而“詩圣”杜甫還告訴我穿過李白到過的這個“荊門”就能來到“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的家鄉(xiāng),因為“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現(xiàn)在我還了解到這個荊門其實就是相對的兩座山,荊門山在東,虎崖山在西,因為峰巒對峙就像是一座天然的從中原到達荊州城必須要經(jīng)過的大門,所以得名荊門,在這兩座山北面不遠處就是古荊門城,這里的荊門市就是荊楚大地的門戶。在跟著齊天大圣一起讀《三國演義》的過程中我漸漸熟悉了湖北的歷史文化名城——荊州。作為魏蜀吳三國的必爭之地,120回的《三國演義》當中有72回都提到了荊州,是出現(xiàn)次數(shù)最多的一個地名。劉表要把荊州讓給劉備、劉琮把荊州獻給曹操以及后來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的故事我印象都很深。現(xiàn)在我還了解到荊州市原來就是楚國的都城郢都,也是李白《早發(fā)白帝城》“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里的“江陵”,這是從漢朝開始改叫的名字。一直到現(xiàn)在荊州還有一個縣的名字就叫做江陵縣。之所以湖北各城市的地名當中找不到一個帶“楚”字的,而“荊門”和“荊州”這兩個地名卻都有“荊”字,是因為《春秋左傳正義》當中說道:“荊楚一木二名”,也就是說荊和楚是同一種植物的不同叫法而已,所以說楚國又叫荊國,楚文化又被稱為荊楚文化。實際上在大禹治水的年代就有了荊州這個地名了,它是《尚書》中著名的“禹貢九州”之一,大致就指今天的湖北省和湖南省一帶。
? ? ? ? 我還知道大詩人孟浩然是湖北人,因為他的詩中說“我家襄水曲,遙隔楚云端”,后人稱他“孟襄陽”。孟浩然隱居的鹿門山還是三國的龐德公和晚唐詩人皮日休的隱居地。現(xiàn)在我還了解到襄陽也是《三國演義》當中提到次數(shù)第二多的城市。它位于湖北省的北部,離當時的魏國首都許都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許昌市不遠,所以大部分時間都在曹操的控制下。不過也正是在襄陽這座城里,關(guān)羽水淹七軍,把曹操的軍隊打得狼狽不堪,這就是公元219年那場著名的襄樊之戰(zhàn)。現(xiàn)在的襄陽市還包括河對岸的古樊城,而且20世紀50年代兩個城市合并時就曾叫作襄樊,但襄樊這個名字怎么也沒有大名鼎鼎的襄陽那么響亮,而且漸漸地人們似乎遺忘了襄樊就是古代的襄陽,于是2010年就把襄樊又改回了襄陽。
? ? ? ? 之前分享黃庭堅的《鄂州南樓書事》時我知道了那個鄂州也就是現(xiàn)在的湖北鄂州市,那里的南樓外是“四顧山光接水光,憑欄十里芰荷香”的美景。孫權(quán)在鄂王城的基礎(chǔ)上建立了吳王城,并把它命名為武昌,取以武為昌之意,因為那時候吳國特別崇尚武力。孫權(quán)就是在這個古武昌稱帝的,還把它作為東吳的第一個國都,后來遷都建業(yè)后還把那個武昌作為吳國的陪都。這個古武昌和今天武漢三鎮(zhèn)之一的武昌并不是一個地方。不過那時我還不知道鄂州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戰(zhàn)國時期,之所以叫鄂州是因為原本它是鄂國的領(lǐng)地。這個鄂國原本在山西,因鄂姓而得名,后來被強大的晉國滅國后遷徙到了今天的鄂州,還叫鄂國。再后來楚王滅鄂國之后封自己的兒子為王,才在那里修建了鄂王城。
? ? ? ? 我之前還知道湖北省有個黃岡市,因為小學時我們的作業(yè)常常有一本叫《黃岡小狀元》的練習冊。不過這次準備分享我才發(fā)現(xiàn)原來這個黃岡就是大詩人蘇軾“烏臺詩案”后被貶去的黃州,他就是在那里因為帶領(lǐng)家人開墾城東的一塊坡地種田幫補生計才有了“東坡居士”這一別號,而且他不朽的名作《赤壁賦》、《后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就是在游覽了黃州城外的赤壁山之后所作。同樣是這次準備分享讓我了解到東坡先生游覽的赤壁并不是歷史上真正的赤壁之戰(zhàn)的古戰(zhàn)場。歷史學家通過史籍考證和考古發(fā)現(xiàn)認定的赤壁之戰(zhàn)發(fā)生地也在湖北,但是在洪湖附近的蒲圻。蒲是蒲草的蒲,圻的左邊是土字旁,右邊是一個斤兩的斤,是岸邊的意思。蒲圻這個名字在歷史上使用了1800年,相傳就是孫權(quán)在取得赤壁之戰(zhàn)大勝之后在那兒設(shè)立的,因為縣府就設(shè)在了長滿蒲草的岸邊,這才有了蒲圻這個名字。不過蒲圻這個名字既不好讀也不響亮,所以并不出名,于是1998年蒲圻市正式改名為赤壁市,知名度一下子就大為提升,促進了城市的旅游業(yè)的發(fā)展。所以在湖北實際上有兩個赤壁,一個是東坡先生的“文赤壁”,一個是三國周郎破曹軍的“武赤壁”。
? ? ? ? 湖北還有一個名城宜昌。一說到宜昌,很多人可能首先會想到現(xiàn)代化的三峽大壩和美麗的三峽,其實宜昌市有著非常非常悠久的歷史。這里是屈原和王昭君的故鄉(xiāng),屈原出生于楚國丹陽秭歸,王昭君則是西漢南郡秭歸人,秭歸就在宜昌。在古代宜昌被稱為夷陵,據(jù)說夷陵這個地名出自于古語:“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意思是說長江水到這兒開始就變得平緩了,高聳的山脈到這兒開始就變成低矮的丘陵。聽到這個名字恐怕你還會想到,這里也是三國另外一場重要的戰(zhàn)役夷陵之戰(zhàn),即劉備為關(guān)羽報仇卻被陸遜火燒連營的地方。清朝時夷陵才更名為現(xiàn)在的宜昌,寄托了人們宜于昌盛的美好愿望。
? ? ? ? 我四年級的時候還去過湖北的神農(nóng)架,那里野人的傳說一直都很神秘,我去的時候雖然沒看見野人,但記住了那里美麗的風景。傳說神農(nóng)架是上古神農(nóng)嘗百草所在地,現(xiàn)在還基本維持原始狀態(tài),有5000多種動植物。神農(nóng)頂海拔3105.4米,不僅是湖北最高峰,還是華中地區(qū)的最高峰。神農(nóng)頂所在的地方被稱為神農(nóng)架林區(qū),是全國唯一一個以林區(qū)命名的縣級行政單位。
? ? ? ? 這次疫情嚴重程度僅次于武漢的孝感市是緊鄰武漢西北部的一個地級市。孝感這個地名充滿了中華文化的溫情,它是因為漢代董永孝行感天而得名的。董永幼年喪母逃難到湖北,父親又去世了,為了安葬父親董永賣身為奴,感動了七仙女下凡,為董永織布一個月還債,這才成就了董永與七仙女的一段姻緣。因為董永和七仙女是在一棵大槐樹下相遇的,所以這里原名叫做槐陰,槐樹的槐,樹蔭的蔭。南北朝時期的南朝孝武帝為了宣揚孝行,就把這里改名為孝感,意思是以孝行感動天。除了董永賣身葬父,這一地區(qū)還流傳了很多關(guān)于孝道的故事,比如說《三字經(jīng)》里“香九齡,能溫席”的故事,還有晉代的孟宗哭竹的故事等等,這些都是古代二十四孝當中的經(jīng)典故事。
? ? ? ? 這次的疫情爆發(fā)地是湖北的省會武漢。雖然我沒有去過,但在詩詞里我早就很多次到訪過這個城市了。最熟悉的莫過于佇立在長江邊的黃鶴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fù)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詩人崔顥的唐人七律“壓卷之作”《黃鶴樓》曾令詩仙李白擱筆,感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但詩仙到底是詩仙,一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與崔顥的《黃鶴樓》一樣膾炙人口,而且他的另一首名作《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還讓武漢得到了“江城”的雅稱。還有毛主席的《菩薩蠻?黃鶴樓》:“茫茫九派流中國,沉沉一線穿南北。煙雨莽蒼蒼,龜蛇鎖大江。黃鶴知何去?剩有游人處。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這些家喻戶曉的詩句讓我對這座四大名樓之一的黃鶴樓印象深刻。不過說實話我是到了給大家分享《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的時候才知道原來黃鶴樓是在武漢。毛主席還有一首《水調(diào)歌頭?游泳》寫的是“萬里長江第一橋”——武漢長江大橋:“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今日得寬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風檣動,龜蛇靜,起宏圖。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云雨,高峽出平湖。神女應(yīng)無恙,當驚世界殊。”我的一個特別糗的經(jīng)歷就是第三季《中國詩詞大會》上臺答題時很無知地栽在了《水調(diào)歌頭·游泳》這首詞上!那時候我竟然不知道毛主席是在武漢的長江游泳的,而“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說的就是武漢長江大橋。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這首詞的!這首詞的結(jié)句“神女應(yīng)無恙,當驚世界殊”也用了楚文化中一個很有名的典故,出自楚國宋玉的《高唐賦·序》:楚懷王在游云夢澤的高唐時曾夢與巫山神女相遇,神女自稱“旦為朝云,暮為行雨”,這就是著名的“巫山云雨”。
? ? ? ? 這次準備分享我又了解到武漢的地方建制始于西漢,為江夏郡沙羨縣地。東漢末年在今漢陽先后興建了卻月城和魯山城。三國前期荊州牧劉表派黃祖為江夏太守,郡治就設(shè)在位于今漢陽龜山的“卻月城”中,“卻月城”遂成為武漢市區(qū)內(nèi)已知的最早城堡。后來孫權(quán)在對岸武昌的蛇山上修筑夏口城,同時在城內(nèi)的黃鵠磯上修筑瞭望塔,這個塔就是黃鶴樓。在兩晉南北朝之后,交通比古武昌城也就是前邊說到的鄂州更為便利地理位置也更為重要的江夏逐漸發(fā)展起來。古武昌城的重兵就常常屯在江夏,于是江夏城慢慢地也被稱為武昌,也就是這時出現(xiàn)了兩個武昌,分別被稱為上武昌和下武昌。如果說從春秋戰(zhàn)國到三國時期湖北最重要的城市是荊州的話,在三國之后荊州的地位就逐漸被上下武昌所取代。因為上下武昌隸屬于鄂州,所以現(xiàn)在湖北省簡稱為鄂。
? ? ? ? 上個學期的歷史課我們又學到了一個發(fā)生在武漢的重大歷史事件——武昌起義,它徹底推翻了清王朝的統(tǒng)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jié),開啟了我們國家走向共和的歷史。在準備這次分享的過程中我還了解到這個重大歷史事件之所以發(fā)生在武漢,跟明朝以來武漢逐漸發(fā)展成為四通八達的九省通衢有關(guān)。
? ? ? ? 明成化年間漢江改道,漢陽被一分為二,漢口從一片與漢陽連在一起并隸屬漢陽的荒洲,一下子變成了溝通長江、漢水,以及洞庭湖三大水系、擁有巨大運輸潛力的重要港口,因此很快就發(fā)展起來。到清嘉慶年間,漢口已經(jīng)與北京、蘇州、佛山并稱“天下四聚”,與河南朱仙、江西景德、廣東佛山并稱四大名鎮(zhèn),從此便是“十里帆檣依市立,萬家燈火徹夜明”,以至于“十府一州商賈所需于外埠之物,無不取給于漢鎮(zhèn)”,成為“楚中第一繁盛處”。以前只有武昌、漢陽雙城的武漢,也漸成武昌、漢陽、漢口三鎮(zhèn)鼎立之勢。清咸豐八年(1858年),清政府與英國簽訂不平等條約《天津條約》,漢口被辟為對外通商口岸。咸豐十一年(1861年)3月,漢口正式開埠。后來清末“中興四大名臣”之一湖廣總督張之洞在這片生他養(yǎng)他的土地上大力推行“洋務(wù)運動”。他創(chuàng)辦的自強學堂成了武漢大學的前身,他創(chuàng)建的漢陽鐵廠更是推動了武漢地區(qū)的工業(yè)聚集以及早期的城鎮(zhèn)化。與此同時,湖北槍炮廠和織布廠也一并創(chuàng)建。漢口更是成了中日甲午戰(zhàn)爭后清政府自己修筑的第一條鐵路京漢鐵路的終點。這些都使得從清末到民國武漢三鎮(zhèn)經(jīng)濟繁榮,成了近現(xiàn)代中國的工業(yè)發(fā)源地,位居亞洲前列,曾經(jīng)有“東方芝加哥”之稱。當時全國只有兩座城敢在前面加“大”字,除了大上海,就是“大武漢”了。
? ? ? ? 我之前還聽說武漢是中國最有名的“火爐”之一,這次我又了解到這是因為武漢三面環(huán)山,一面敞口,呈“凹”字形地理布局,而且地處長江中游,每年夏季常受副熱帶高壓控制,氣流下沉增溫,云量稀少,輻射強烈,會出現(xiàn)幾段持續(xù)性的晴熱天氣,加上市內(nèi)江河湖泊眾多,水汽大量蒸發(fā),團團熱氣會將整個城市罩住,使其像一個“蒸籠”,所以熱得汗出如漿、天昏地暗、悶熱難耐、經(jīng)久不息。
? ? ? ? 分享到這里,我又想起了以武漢為中心的這次疫情。從疫情爆發(fā)到現(xiàn)在,我覺得每一個人都走過了一條漫長的路,就像武漢的夏天一樣有些讓人透不過氣來。這條漫長的路走得最艱難的是湖北人,尤其是武漢人。在這樣的艱難時刻,我特別想跟大家分享武漢人一句流傳了兩千多年的口頭禪——“不服周”,因為這句口頭禪和屈原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一樣代表了楚文化的精神。春秋時期楚國是最強悍的不愿服從周天子的諸侯國,春秋五霸之一楚莊王公然向周天子的使者王孫滿“問鼎之大小輕重”,欲取而代之。戰(zhàn)國時期一統(tǒng)天下的爭奪也主要在楚國和秦國之間展開,“橫則秦帝,縱則楚王”。雖然最后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但“不服周”的楚國仍是不服輸,宣稱“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最后果然是楚人項羽和劉邦終結(jié)了暴秦的統(tǒng)治。這種“不服周”的精神又何嘗不是屈原“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精神的民間通俗版呢?屈原和楚人的這種精神見證了1800年前發(fā)生在湖北的赤壁之戰(zhàn)中弱小的孫劉聯(lián)軍以堅定的信念和不凡的勇氣戰(zhàn)勝了數(shù)倍于自己的曹操大軍,也見證了1000年前的一代文豪蘇軾因為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后“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蘇東坡突圍”,109年前在武昌響起的辛亥革命的槍聲中革命志士們展現(xiàn)出來的又何嘗不是楚人這種“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不服周”精神呢?期待今天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武漢人、湖北人和我們每一個人,也能在屈原“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精神的激勵下,發(fā)揮楚人“不服周”的“韌性”和“蠻勁”,用堅定的意志、樂觀的心態(tài)、直面困難的勇敢和踏實真切的努力戰(zhàn)勝疫情,迎來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