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看到這個題目的時,首先想到的是義憤填膺地淋漓盡致的把自己的憤怒表達出來。說完后感到痛快宣泄了。
可是非暴力溝通的充分表達憤怒,真的是這樣嗎?
第一個秘密是,在生氣時殺人,打人罵人都無法真正傳達我們的心聲。
那么非暴力溝通的充分表達,憤怒又是怎樣的呢!
首先第一步,我們不再歸咎于他人。
如果我們認為他讓我很生氣,那么,我們難免就會指責他人,然而實際情況是,我們的心情并不取決于他人的行為。
他人的行為只是一個外在刺激,而不是內(nèi)在原因。
同一件事情不同的需要導致不同的感受,一旦我們意識到自己的需要,我們就可以更加的體貼自己,我們可能會有強烈的情緒,但不會再生氣,而如果意識不到自己尚未滿足的需要,一心考慮別人的過錯,我們難免就會生氣。
如果我們把人看作是正直的或不正直的,負責任的或不負責任的,那么我們的想法也會帶來暴力,我堅信專注于我們的需要比批判他人是什么人更有益于生活,所以,憤怒是我們的思維方式造成的,它的核心是尚未滿足的需要。
哦。(其實看了這段講解,不難理解。太多的時候,憤怒是因為我們的思維方式出了問題,我們需要改變的提出已有的充滿暴力的格式化的思維。)
而我們常說的憤怒,驅(qū)使我們?nèi)土P人,而不是去滿足需要,所以與其沉浸于合理的憤怒,不如傾聽自己和他人的需要,有意識的提醒自己,我生氣,是因為我需要------
表達憤怒的四個步驟是。
1.停下來,除了呼吸,什么都別做。
2.想一想是什么想法使我們生氣了?
3.體會自己的需要。
4.表達感受和尚未滿足的需要。
有時在第三步和第四步之間,我們需要先傾聽他人,在得到傾聽和理解之后,他們也就可以靜下心來體會我們的感受和需要。
注意:
1.我們需要給自己充分的時間來學習和運用非暴力溝通。
2.指責和批評,使人傾向于自我保護,并變得更有攻擊性。
3.我們生氣的原因不在于別人做了什么,而在于我們怎么看待對方及其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