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然 05:54
子棟老師:現在課程的時間進行了調整。兩邊跑時間上也要調節適應一下。也是為了讓大家更好地學習,受益。一個早上講兩個不同的課程,時間上也比較緊。原計劃八月份開始讓大家回顧一下之前講過的課程。今天第26講了。我們的早課和其他課程有所不同,更多地是以聊天的方式來進行。平臺本來也是屬于所有家人的。更多的時候備課只是列一個點,通過腦海中的回憶加以加以擴展。前幾天話題是培養孩子的決斷力,第一是與孩子多分享生活經歷,第二是給孩子機會去做決定去思考,中間少干涉,等事情完了再和孩子一起做總結,總結時多肯定孩子。昨天講到讓孩子去獨立思考。雖然不是理想狀態,我們也盡量不要去干涉孩子的決定。事后再去跟孩子做總結,要多肯定孩子。從開始孩子嘗試去做時,千萬不要去看結果。只要孩子開始了,一定會成功的。但是不開始,或者一開始我們就否定孩子,那么孩子是不可能去嘗試到成功的喜悅的。
淡然 05:59
今天聊第三點:在生活中學會點化孩子。在生活中學會去點化孩子。點化是從易經來的。關乎天文以化時節,關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智慧型的父母是點化型的父母;不智慧型的父母則是保姆式的父母。中國文化與其他國家,其他民族的文化是不同的。我們反復其道講要做智慧型父母,簡單來說就是點化型父母。不智慧的父母就是保姆式的父母。我們都知道要做智慧型父母,但是在生活中往往會不由自主地走向保姆式父母。很多父母經常為了幫助孩子快速完成,就幫著做替做或者包辦,這是對孩子很不利的。我們想要培養有智慧又聰明的孩子,一定要讓孩子學會舉一反三。給到孩子一個點,讓孩子去列舉多個方面。給孩子空間去多思考,去想象,最終做到舉一反三。在生活中隨時都可以應用。就如蓬蓬有一天負責家庭的一日三餐,從買菜,備菜,親手下廚。那天做了四個菜,有兩個菜味道不錯。炒菜是從“下廚房”APP軟件去參考的,蓬媽沒有馬上指導。先讓蓬蓬去操作。選材料,備材料我們只是陪她去,但是并不干預她。當孩子有太累了,太辛苦了,太考驗人了,想放棄的時候我們父母是去鼓勵,帶動她,促使她能堅持下去,而不是去幫她做,這才是智慧型父母。
淡然 06:03
在人生中,會有想放棄的想法,但是在身體上特別累的考驗,我是從來沒感覺到時考驗。這是小時候練出來的童子功。這一代孩子跟我們面臨的生活環境不一樣,但是將來要面臨的考驗還是一樣的。我們要讓孩子學會去攻克人生路上的考驗,為孩子的將來應對困難挫折打好基礎。今天的難是為了今后的容易,今天的辛苦是為了今后的不辛苦。
淡然 06:06
如果用《弟子規》的想法去解讀《易經》,那就面目全非了。但是如果用《易經》的高度去解讀任何一部經典,反而能提升其他經典的高度。育心體系,提到以易經為首,用易經的高度解讀任何一步經典,無形中會提升其它經典的高度。我們要靠近喜歡它,以恭敬心、談戀愛的心態去讀經典,感覺完全不一樣。
淡然 06:09
培養孩子有決斷力的能力,不是口說你自己做決定,而是給到孩子思考的機會,比如一個事情要考慮多方面,孩子無從下手,那大人給到一條啟蒙。像蓬蓬做菜,無從下手,我們就引導讓她思考,她不確定了,再回過來請教爸爸媽媽。不能讓孩子一開始沒思考就跑來問這問那,這樣返回去執行的效果就很差了。比如我們在工作時如果不思考,沒有一個想象,直接去問別人,就不知道要問多少回了,但是你錯了幾次,再去咨詢別人就會不一樣。生活中,我喜歡點化孩子,比如老師上課講到春秋五霸,只講一個版本,我就引導她不能只知道這唯一版本,全面了解。春秋五霸和三皇五帝版本很多,考試可以有一個固定的版本,但是在生活中不止有三皇五帝八個人,還會有其他很多人的。學習戰國七雄也是,不能只記名字,要用思維導圖去學。用百度去了解戰國七雄的位置,成立時間的先后順序,有哪些名人出現。一點到面,以一條道多維的方式給到孩子。
淡然 06:14
讓孩子有主見,并不是武斷,專橫,一意孤行,這樣做出來的決定是實施不了的。有些人德不配位,上位了后特別跋扈,專橫,一意孤行,真的會害死人。歷史上最能聽取別人意見的人就是唐太宗。如何讓孩子不武斷,不一意孤行,這才是最關鍵的。生活中要培養孩子見多識廣,做到經史和參。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與中國人的思維是有關系的,同樣的事情,最終做出來的結果是不一樣的。為什么西方有那么多的王子和公主?
淡然 06:15
因為文化不同。西方文化以分為主,中國文化以合為主。西方人住的是城堡,在中國看來就是一個村莊。中國的王家大院,喬家大院,這到西方國家都是一個個城堡了。
淡然 06:24
一定要讓孩子具備決斷力的能力,集大眾之智慧去做去思考,每人會有一套想法,培養她的全局整體思維,對公的利益最大化,不能是對私的。儒家四書,弟子規等都是在講人性的東西,但我們提倡先學經,易經、道德經!閱讀書也是有選擇的,可以根據作者的著書情況來選擇。社會中書太多了,當下帶孩子去閱讀書,書目很多。我讀不過來,就特意去找特定作者的書,有人一輩子就寫2-3部書,建議大家去讀,如金庸(共寫14部),可以看《天龍八部》和《射雕英雄傳》,也可以看《大秦帝國》(其作者花了16年寫這么一本書)。孩子閱讀,讀書怎么讀呢?概念里是讀很多書!真正的應該是,好書反復讀。
淡然 06:28
育心體系的孩子,真正做到多閱讀量了。育心的孩子們每天都最少讀三部經典,都是經典。一定要讓孩子見多識廣,孩子做決定時,會表現出價值最大化。“讀經典,讓孩子學習成績好”,如果是以這樣的目的來讀經典的,那就錯了,育心體系的價值不只有這些。要有全局思想和利他思維。
淡然 06:33
主持人:感恩子棟老師的分享,今天讓我收獲最大的是決斷力的培養,無論做什么,在腦海里要有想象演練,用思維導圖方式,大處著眼小處著手,讓孩子學習技能。
A 絮葉 06:35
@豫鄭州文文媽邱亞娟?[強][強]金庸小說: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都是經典[微笑][微笑]
淡然 06:37
今天精彩的早課結束了,你錯過了嗎?聽課的家人,定會收獲滿滿,聽到的智慧,我們用起來,讓我們越來越好。明天精彩早課繼續,五點頻道見!感恩一切!
賀曉燕(彰泥) 06:52
今天子棟老師早課給到我最大的一點感觸是:培養孩子的決斷力,但一定不是讓孩子武斷專橫,自以為是,盲目決定。所以,凡事可以讓孩子做主,在孩子不能很好的辨別對錯時,我們要用經典思維和孩子一起去分析每一個決定或者說方式的利弊,把每一個方式或者決定,可能遇到的情況,所帶來的后果,和孩子一起去分析討論,之后,再由孩子去做決定,并承擔后果。
陳惠-育心經典國學教育 06:52
子棟老師提到生活中如何做智慧型點化型父母,培養孩子的決斷力,要避免讓孩子因此陷入蠻橫,專斷,不可一世。作為父母,我們一直在學習中……
賀曉燕(彰泥) 06:54
怎么樣才能運用經典思維去和孩子討論,這個就需要我們作為父母的不斷學習。正如陳惠老師所說,我們一直在學習中。珍惜育心經典為我們提供的這么系統全面的學習系統!
賀曉燕(彰泥) 07:08
放手讓孩子去經歷過后,和孩子一起總結,也很重要。
梅子 07:11
子棟老師講到要做點化型的父母,我想到了電影《銀河補習班》的馬浩文,他就是這么在做的。我是昨晚才去看,真的很感動,又很熟悉,因為有很多教育理念在育心,都有學習到的。可是又有很多慚愧的地方,就是相比之下,我有太多太多地方做不好,需要繼續努力學習,內化,實行,爭取做一個合格的點化型父母。
發自我的 iPh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