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臉\文
離開南京后,我再也沒吃到過那么好吃的鴨血粉絲湯。
有人說,愛上一個人,愛上一座城。我想說,愛上一座城,愛上一種味道,從而更愛這座城,我愛南京的鴨血粉絲湯。
鴨血粉絲湯,就是由鴨血、鴨腸、鴨肝等加入鴨湯和綠豆粉絲制成,口感鮮香,在南京的大街小巷中隨處可見。
我嘗過繁華的湖南路上的回味鴨血粉絲,也光顧過夫子廟秦淮河畔的粉店,但最讓我難忘的,是珠江路上的一家粉店。
從宿舍出門,順著廣州路向左走,穿過中山北路,再沿著珠江路一路向東,路邊有一家很不起眼的鴨血粉絲店,不過七八平米的店面,里面擺了三四張長條桌子。老板是一對中年夫妻,一副憨厚樸實的模樣,除了賣粉絲,還常常做了鴨油餅來賣。
通常進去說聲:“老板,來碗鴨血粉絲,鴨肝鴨腸都要”,然后找張凳子坐下等。看老板熟練地下粉、撈粉、加湯,然后熱氣騰騰的端上來,一股鮮香便撲面而來。用的碗是普通的大瓷碗,分量實在,乳白色的湯里滿是滑嫩的鴨血,碎碎的鴨雜和光滑透亮的粉絲,上面還放了一撮嬌滴滴的香菜。
浸滿湯汁的粉絲鮮香爽滑,鴨血入口即化,湯頭濃郁,鮮咸潤口,湯粉鴨血的味道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擦干眼鏡上的霧氣,拿起筷子,噓噓的吹著氣,先把粉絲哧溜哧溜吃光,再吃鴨血和鴨雜,最后再慢慢把熬得乳白色的鴨湯一口一口咽到肚子里。吃得嘴巴油光,身上和額頭微微冒汗,每個汗毛孔都舒舒服服的張開了。
有時想吃辣,就在湯里加上辣椒醬和香醋,酸酸辣辣又是另一種風味。
店面雖小,卻常常人滿為患,為了吃到這口鮮香的粉絲湯,我寧遠等上一陣子或者直接站著吃光。碰上運氣好,鴨油餅沒賣光,買上一個與粉絲同吃,一口焦香酥脆,再一口鮮香綿軟,絕了。
在南京濕冷的冬夜里,這碗粉絲湯曾給了在外求學的我溫暖的慰藉,讓我那顆時常迷茫的心重獲取力量。
我時常想,在這么多的美食當中,之所以如此迷戀鴨血粉絲湯,大概是它像極了南京這座城市。質樸、渾厚,有醇厚的歷史底蘊,沉靜而不張揚,卻讓曾在這里生活過的人永遠無法忘懷,久久回味。
畢業來到深圳后,在腳步匆匆的快生活間隙,無數次的想起南京,想起那碗熱騰騰的鴨血粉絲。懷孕那會兒,曾經在東門附近發現兩家打著“南京回味”招牌的粉絲店,興沖沖的進店去吃,卻無比失望:粉絲粗劣,鴨血顯老,鴨湯寡淡卻又齁的要命,胡亂的扒了兩口就付錢離開。
我也在網上買過袋裝的鴨血粉絲,卻又太過粗糙,終究不是記憶中的味道。
時間久了,有些事情和東西可能會慢慢模糊遺忘,味道卻不會,舌頭和胃卻是最誠實的,它們將鴨血粉絲這份甘鮮深深的埋進了血液中,很難糊弄。
我曾經在群里和朋友提及:若是回南京,一定要先去吃一大碗鴨血粉絲湯,安慰下肚中的饞蟲。
我當然更想念留在南京的那些可愛的人兒們,她們在我青春的記憶里,一個個鮮活明媚,在朋友圈每次看到她們嶄新的模樣和狀態,都難掩嘴角的笑意。感謝上天,讓我在最好的年華里遇到你們。
說來也是,從深圳到南京,飛機不過三個小時的行程,卻總是難以成行。隨著年齡的增長,說走就走,越來越難。但我想,終有一天要回去看看。
嗯,如果我來了,我們一起去吃碗鴨血粉絲湯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