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超市原先只賣日常用品的,后來可能經營不善,幾近倒閉,在絕望之時,老板卻發現這的老百姓在蔬菜方面需求很大,索性就將超市的布局重新裝修設計了一下,然后以賣菜為主。還別說,自從超市經歷小小的轉型之后,生意比以前好多了。
我經常下了班去這家超市買菜,種類齊全,還比較實惠。我最喜歡的蔬菜就是土豆了,我曾夸下妄言說,我可以一天三頓都吃土豆,早上土豆絲,中午土豆片,晚上土豆塊,雖然它們看似差不多,可切口形狀不一樣,味道就會不一樣。
除了土豆,超市里還有西蘭花、蓮菜、娃娃菜、芹菜、青椒、油麥菜、豆腐等等,來買菜的大都是一些老年人,老爺爺老奶奶提著一個棉布碎花小袋子,有時候為了一個折扣或活動價,會穿越一整個城市,不過也有一些年紀更大的,折騰不起,采取就近原則,他們在挑選菜品的時候,會將已經壞掉的丟掉,比如油麥菜,有次有位老奶奶一直站在那里篩選壞掉的蔬菜,似的超市大叔實在看不慣過去了,就說了她兩句:“油麥菜要就要,不能那樣挑的”,也許戳中了老奶奶的自尊心,他們便吵了起來。
我經常覺得自己老了,也許就跟整天混跡在這一群老爺爺老奶奶的買菜隊伍行列中有關。記得有次挑選完蔬菜結賬,我前后瞅了一眼結賬的隊伍,發現就我一人是年輕人,頓時有種欲哭無淚的感覺,現在我在你們的隊伍里,等五十年后我又會回到你們的隊伍里,難道這就是所謂的“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趕腳。
超市里的服務員并不多,一個收銀員和三四名服務員。有時候忙不過來的時候,我見他們是輪換著去吃飯的,飯菜也很簡單,就是一碗湯面,一個饅頭,囫圇吞棗的吃去,然后接著就去站好自己的崗位,一站就是一天。
有天晚上,我選完菜等著排隊,其中一名服務員端著一碗湯面從我身邊走過,站在我后面的一個中年婦女似嘲諷的味道說道:“天天都是湯面,上午吃湯面,下午也是湯面”。服務員也聽見了,只是說道:“不然吃什么呢?”
我沒有回過頭去看一眼站在我后面的中年婦女,因為無論她長的多么妖艷,一定是我厭惡的樣子。
排隊結賬的時候,從超市外面經常會傳來“誰的車,麻煩挪一下啦!”的聲音,這一聽,就是裝垃圾的三輪車來了,他們是一對夫婦,每天這個時候會準時過來清理超市門口的垃圾,大都是一些壞掉的蔬菜和日常垃圾,滿滿兩大桶。中年丈夫在下面使勁將垃圾桶往車上抬,中年妻子站在車上用力往上拉,他們一點也不嫌臟,裝垃圾的三輪車滿了的時候,妻子會站在車上一腳一腳的往下踩。
我經常會在包里裝幾個一角的硬幣,因為超市結賬的時候不會因為你是“七塊一”就不收取你那一毛的,每次包里準備的硬幣剛好湊夠結賬時的零頭的時候,我就會沾沾自喜,覺得少花費掉一張一塊錢的紙幣,就是節省下來了一塊錢。
每天上班的時候,超市已經開張,進貨的車停在超市門口,服務員一箱一箱的往里面搬。每天下班的時候,超市還在營業,里面嘈雜的人聲,讓你感到很濃烈的人間煙火氣息。而每次收銀員拿起收款機“滴”的一聲的時候,我就知道,這一天,又悄無聲息的流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