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得浮生的三日清閑,一日給了蘇州,去看天堂;一日給了同里,去尋覓“小橋流水人家”;剩下的一日,便留在了上海,如此來粗粗搭建我的江南印象。
這是第二次來蘇州,前一次隨團,熱熱鬧鬧地看了蘇州的大概,到頭來卻用四年的時間來惋惜那枉費的一日。這一次倒干凈了,只想去看蘇州的經典——園林,能看多少,看多少,花光這一日為止。
落腳在景德路上的一家酒店,那年同同兩歲,路上倦了,便與波在酒店里歇息,只我一個人出去溜達,不知道想去到哪里,也便隨便走到哪里。景德路隔上一個街口便到環秀山莊,知道那里是蘇州小園子中的經典。但想來看望起來應是方便吧,便在街對面的公車站牌子上瀏覽,直到找到了找網師園。
公交車下車的地方叫做帶城橋,到網師要繞過很深的一段長巷子。巷子不寬,兩壁是蘇式建筑的兩層民居,色調倒也簡單,只有黑與白,大坡硬山式的屋頂,掩覆著層層青瓦是黑色的,而其下高高的粉墻是白色的。只時間似乎不應允這里分得過于清晰,慢慢的,那青青的黑色便流淌了下來,一條一條地浸在那粉飾的白色中,有如濕漉漉的,水墨洇染的感覺,我想那應該也是江南的一種韻味吧。
小巷子中,老婆婆們倚在門邊,坐在暖洋洋的日頭底下,身旁擺著笸籮,腳下臥著貓咪,嘴里輕聲地說笑著,手里不閑地忙活著。向她們問路,她們便摘下花鏡儂呀儂地說個不停,只我是一句也聽不得。一句也聽不得,也得權當明白般地恍然一悟,而后說著天熱擦著汗道著謝地尷尬離開,她們定是看出我的糊涂了,因而捂著嘴,說笑得更是開心、熱鬧了......
那個儂心倒更愿意沿著這水墨的巷子走得更深一些,遠一些,可這念頭剛有,順著路一拐竟也到了,原來鄰家的院落,便是世界文化遺產的——網師園。
雖小讀過《園冶》,但對古典的園林尤是門外漢,所謂品味也便是由著自己的性子來吧。
而對于蘇園的最初體會,便是在網師園一進門,轎廳一側的小院落里找到的。那本是雞肋樣的一處地方,高墻圍隔,空間局促,再有的構思也難施展,于是設計者索性不著一墨,只在墻上留下“鎖云”二字。
站在高墻與重檐間,人似有被囚禁之感,似也難不坐在那里癡癡地望天。小小的院落也便為你框住了那一片天,那里倒也似成了云的舞臺,云起云落,云卷云舒,飛渡從容著,輕舞曼妙著;人似也難逃離這段高墻吧?而萬千思緒何又一刻在這高墻之內呢......呵呵,瑣云。
網師園初名“漁隱”,始建于南宋,算而今也有八百余年的造園歷史。這里原是住著古代蘇州的世家,因而保留著宅園相連的典型布局,東為宅,西為園,有序結合,相得益彰。其中心為一泓碧水,將園子區隔成各自功能的區域,全園布局外形整齊均衡,內部又因景劃區,境界各異,因而網師園又有了“小園極則”的美譽,堪稱以少勝多的園林典范。
沿著入門時導游圖給出的游覽路徑,從萬卷堂、擷秀樓始,再到梯云室、五峰書屋、集虛齋這一路應便是主人的私邸。雖說看民居是了解文化風俗的重要組成,不過其間畢竟過于浩繁,讓人竟有些望而卻步。更何況在陰暗和斑駁的光影間穿梭,心中也總象是蒙上了一層酸楚,猶如想起了某位春閨怨婦或落魄公子的凄涼往事,我不是很喜歡這樣的感覺,但又不得不耐著性子將它走完——你想想,好事成前,是不是總要有個不大不小的關子才對?
只網師園的這個關子卻也太過漫長了些,讓人慢慢地竟也萌生了些許的失望。
只你的失望將一漫起,那池碧水上才有的寫意,竟也從宅子的窗前逗露著流了進來,那是這個園子里最是令人動容的地方。
從集虛齋透過竹外一支軒的月亮門,能望到對岸黃石堆疊的云岡,那里或才算是與這池子有了瓜葛,只你還見不到那水,而窗前的風景與之前已有了不同。而后在看松讀畫軒,更是敞亮許多,朱紅落地的長窗大開著,框進古松、綠籬和隔岸的水閣,猶如畫屏。
從畫軒走出來,才算走進畫屏中,滿園的景色里豁然眼前,那里不算寬綽,因而只能算是池塘,可在環池有限的空間里,有亭臨于泉上,有榭涉于水中,有游廊高下環抱,有曲徑婉轉尋幽,有蒼松古柏虎踞龍盤,有假山怪石參差隱沒,更有小橋或曲曲折折,或臨波而臥,意趣盎然。
緩步一周,一眼便能望穿的園子,竟也有了如此眾多的景致,讓人稱奇??磻T了北方皇家園林的宏大場面,總以為繞著昆明湖那樣,走得兩腳酸疼才是過癮。而如今這不大的園子里,一物一景只在遠近參比間,相互遮掩間,步伐進退間悄然改變著,造園者的匠心獨具,小景的玲瓏別致,園林的山水意境,不禁令人嘆服。
坐在月到風來亭上,望著這“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滿池秀色,忽地想起朱夫子的那句“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以小舞臺去見大天地,或許便是這半畝池塘的味道吧。
網師園的那一泓碧水讓我真是喜歡,只時間告訴我,你終是過客,不應有太多眷戀。于是粗粗看過其它景致,于是于流連中默默離開,至于那個池子可叫個什么名字,也未去計較。后來,亂翻陳從周先生的《中國園林》,在一幅黑白的小圖中,似看到了那熟悉的景致,還好照片下還有注釋......網師園、彩霞池。
多好聽的名字,美麗得直白。
《江南三日記》全集:
----------------------------
我是云行筆記,在此潛心打造屬于自己的《文化苦旅》,讓我們來一次,有文字感的旅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