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繭成蝶·11個月 | 從《燈節》到《The Same as You》-9本書, 127幅畫的距離!

《破繭成蝶》彩色版· Rainbow涂色于2017年12月7日


從2017年1月13日學簡筆畫到2017年年末,整整11個月,千余幅畫作中,你知道我臨摹過多少本繪本和書嗎?

9本書、127幅畫

看似簡單的數字,卻是不簡單的一大步!

從零開始,破繭成蝶!

Rainbow 寫于2017年12月7日


《破繭成蝶》黑白版·Rainbow畫于2017年1月23日

從昨天凌晨12點到1點多,畫了一個多小時。終于,完成了這幅較為復雜的蝴蝶畫。

就在放下筆、長吁一口氣的那一刻,腦子里瞬間蹦出個成語,于是決定將自己的第十一號作品命名為"破繭成蝶"。

從前天看到這幅蝴蝶畫起,就抑制不住內心想畫的沖動。按照往常,我一定會先否定或懷疑自己,然后就可能放棄。

不過參加了鈴鐺子簡筆畫訓練營后,開始會告訴自己,千萬不要過早對自己下定論,或許正是這種所謂的定論,從某種程度上抑制了自己畫畫的沖動。

沒有猶豫,沒有懷疑,拿起筆,只考慮"怎么畫",而不是"要不要畫"、"能不能畫"。

我做到了!盡管有不少瑕疵。

— Rainbow 寫于2017年1月24日

摘自《"破繭成蝶"·最初十二天!》


【壹】

我的第一本簡筆畫故事繪本《Lantern Festival"燈節"》

這是一個有關元宵節的傳說。

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個皇帝叫玉帝玉帝有個好朋友,叫神鳥。但是有一天,地上的人們不小心射中了神鳥,將它殺死了,玉帝聽說此事,非常非常生氣。

故事就從這兒開始了……

《燈節》


【貳】

乘著"畫"的翅膀去環游謝爾的繪本世界(上)

首先吸引我的是書中那些不按比例而畫的稀奇古怪的動物,以及它們身上看似沒有涂抹均勻的色塊,當然還有一段段短小,卻充滿趣味的詩文,看得我當即就笑出了聲,隨即便毫不猶豫地將它抱在了懷里,像抱了個寶貝似的.....

我想從這幾句描述中,你該想象得到當時我有多喜歡這本書了吧!

《稀奇古怪動物園》是謝爾的第一本詩集,也是謝爾的唯一一部全彩詩集…..它融合了謝爾獨特的想象力與超乎尋常的幽默感、水彩暈染的著色更是帶來了不同于其他作品的美感體驗。

《稀奇古怪動物園》


【叁】

乘著"畫"的翅膀去環游謝爾的繪本世界(下)

在這幅 《作業機》 中你需要靜下來,去想象那個正在運轉的機器所發出的聲響,它將帶你回到一個恍若夢幻般的木偶世界,充滿了天馬行空般的童趣;

而《閣樓上的光》 ,你則可以手捧一杯咖啡或茶,慢慢地喝、細細地品,空氣中彌漫著溫暖的氣息令你駐足、令你感動....

或許你也可以想象一下自己:站在一個漆黑的閣樓下面,門關著,嘗試著去敲一下門,用手中微弱的手電筒的光亮,透過門縫讓里面正在向外偷看的那個人,看清你的臉....

《閣樓上的光》


【肆】

帶上這個法國人的涂鴉作品,漫步日本東京(1) |你最好帶上這三樣東西!

這是一本有關日本的書,特別是有關東京的一趟特定旅程。

據說東京是世界上最丑的城市中最美的一座。

這本書告訴我們一個來自古老石頭城鎮的歐洲人,如何游走在這中世紀的古老巷子中,在充滿歷史韻味的街區中覓食的故事……

— 摘自于《東京散步》弗洛朗-夏福埃

帶上這個法國人的涂鴉作品,漫步日本東京(2) | "遇見"東京街頭的三個建筑

在這本書中,給我視覺印象最深的是那些街頭建筑物,可能是一棟房子,也可能是個簡單店面,甚至是個櫥窗

其特別之處即在于她對構圖的把控以及顏色運用中的生活化處理。

帶上這個法國人的涂鴉作品,漫步日本東京(3) | 在東京一定要做的三件事情!

旅行中會有一定程度的勞頓與奔波,所以旅行途中勢必要為自己尋找到某種樂趣,以此作為調劑。

尋找樂趣的方式有很多種,比如這位法國作家在書中總是會時不時地穿插一則 "迷你笑話",這不妨是一個很好的自我娛樂或開解自己的有效途徑。

《漫步日本東京》

【伍】

繪本故事 | 過端午(1)

今天一定是個非常特別的日子。

一大早,爸爸就把整株的艾草掛在了大門上。奶奶則把一個香袋掛在了我的脖子上,香袋的味道很獨特,也很好聞 ……

繪本故事 | 過端午(2)

"爺爺,為什么端午節我們要吃粽子?""為什么一定要用粽葉來包餡兒?"為什么 .....?"

來,坐爺爺邊上,聽爺爺給你講故事"……

繪本故事 | 過端午(3)

"爺爺、爸爸,粽子做好了。呣… 聞上去味道真是好極了!"

小梅拿著剛煮好的粽子,迫不及待地從廚房里跑了出來。

現在,讓我們將畫面切回到廚房,看看這饞人的粽子窮竟是怎么做出來的吧。

繪本故事 | 過端午(4)

"小梅,你知道怎么吃粽子嗎?" 爺爺問:小梅看看爸爸,看看媽媽,一臉疑惑。

"先解開上面的繩子,然后慢慢地把粽葉打開……

《過端午》


【陸】

Step by step (1) | 跟著《素描的訣竅》一步一步地畫!

"作畫時究竟是看畫本身還是看作畫對象?"

作者答曰:

如果眼睛集中在作品時,那你可能更多的是去依賴于所學的規則與技巧,而忽略了去觀察你要畫的對象,最后會把作畫的快樂沖得一干二凈;

如果眼睛著重于所畫對象,就會在你和它之間產生一次真正的對話,所提供給你的有關角度、形狀等信息,會使你更容易地將那個作畫對象準確地創造出來。

Step by step (2) | 循著大師筆跡,慢慢形成并建立自己風格!

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曾有過這樣的擔心或疑惑,那就是:一直臨摹別人的作品,會不會失去自己的風格。

繪畫中的臨摹與仿效就是指"用別人的筆勢風格來作自己的畫",這也就是《素描的訣竅》第二章想要告訴我們的。

Step by step (3) | 你想畫好素描嗎?拿去吧, 這幾把鑰匙對你有用!

剛開始畫畫時,不知道怎么構建畫面,常常是畫完了上面或左邊,卻發現下面或右邊所預留的空間完全不夠,于是擦了又擦、畫了又畫....

通過課程學習及自己慢慢琢磨,才漸漸明白:畫之前先要做個目測,其目的是為了構建整個框架結構、了解各部分之間的比例關系... 這樣畫畫時才能做到心中有數、胸有成竹。

那么究竟要如何才能準確無誤地目測與掌控畫面的構架與比例呢?

翻開《素描的訣竅》,它將分步驟地告訴你幾種觀察與目測的詳盡方法,幫你找到畫好素描的那幾把鑰匙。

Step by step (4) | 這是我所畫過的, 最接近素描本質的三幅作品·兼談素描中的光影、深度及筆觸效果

我想,之所以令我如此著迷,原因主要有二。

首先,這三幅畫中盡管每個女人的側面角度、以及姿態,包括服飾、發型、年齡,甚至職業都不盡相同,但她們身上女人所特有的那種柔和線條,以及散發出來或憂郁、或沉默、或專注、或高貴的氣質,就如同生活中所看到或遇見的那樣真實與直接。

其次,這是我以前在人物素描中從未涉及過的,一種因光影而帶來的獨特效果,看似有些"雜亂",卻又恰到好處。

我太愛這三幅畫了。這是我所畫過的、最接近素描本質的三幅作品!

Step by step (5) | 像愛因斯坦那樣, 駕著一道光飛離"素描筆尖" 去航行!

詩人、音樂家、科學家、畫家,事實上,我們所有人都時不時地有怪異的念頭,豐富自己的生活。

愛因斯坦想像自己駕著一道光,飛離瑞士波恩的鐘塔,這是個怪異的想法卻由此產生了相對論;

印象派畫家想像自己在用畫筆畫出純光線,這也是個怪異的想法;

弗朗茲·卡夫卡在《變形記》中幻想一個人醒來之后變成了昆蟲,這就更是個荒謬的想法了。

而佛則領悟出了"萬物皆空"。

《素描的秘訣》


【柒】

劉淼《笑話方法論》插畫 "臨摹版"(1)·黑白版 | 購買時請務必買正版!

昨晚在簡書上"偶遇"劉淼老師《笑話方法論》的插畫作者任阿四,異常興奮,因為我很喜歡他的插畫風格,此前我還曾臨摹過他為《笑話方法論》設計的封面畫。

劉淼《笑話方法論》插畫 "臨摹版"(2)· 彩色稿 | 購買時請務必買正版!

今天終于完成了十幅圖的彩色稿,而且將封面插圖又重新畫了一次,自己感覺非常滿意。

本文中除了劉淼老師的這張親筆簽名是正版之外,其余都是"臨摹版",所以購買時務必請買任阿四畫的正版, "臨摹版" 純屬學習與欣賞之用。

啊哈哈哈哈........

《笑話方法論》(彩色版)


《笑話方法論》(黑白版)


【捌】

英文故事繪本《Can you find it?》(黑白版)

這是我依照美國小學教材·英語分級讀物系列第二輯中的一個故事而畫。

這套教材由美國著名的Scott Foresman少兒讀物出版公司出版。

這還是在我們辦學校時,為本校一年級學生中那些出生在國外,跟隨父母來上海就讀的外籍與港澳臺學生特別引進的一套英語日常課程教材,至今仍保留在我的書架上。偶爾我也會翻看一下。

不過,將它畫下來,對我而言卻是件很有意思、且極富意義的事兒。

我畫了美國小學英語教材中的一個故事!| Can you find it?

《Can you find it》(彩色版)

《Can you find it?》(黑白版)


【玖】

"外公,媽媽小時候跟我像嗎?" "很像!"|【連載一】

"你媽媽成績很好。她每天都讓我們所有人為她而感到驕傲,跟你一樣!"

"外公,外婆跟我像嗎?" "很像,她也叫凱蒂"|【連載二】

"你外婆喜歡烘焙。她會做蛋糕,就像這種。她每天都會讓我們大笑,跟你一模一樣。

"外公,你覺得我跟你像嗎?" "不像,我可是個跳棋冠軍!"|【連載三】

"哦,外公,你知道嗎?凱蒂說。我也打算每一次跳棋比賽都要贏。

有一天我也會跟你一樣,成為跳棋冠軍!

《The Same as You》


Rainbow專題破繭成蝶

用畫筆與文字記錄生活

從零開始·破繭成蝶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