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徐志摩命運相關的女人中,要么贏得了世人的深切同情與愛護,如張幼儀,要么贏得了眾生極佳的贊賞和傾慕。而唯有陸小曼被千夫所指,落得一個萬劫不復的下場。
? 暑假閑來無事在圖書館借書時,翻到了一本《陸小曼傳》,仔細品讀,發現我一直對她有很深的誤解。放在現在不過是一個勇于追求自己愛情與幸福的女子,而后世的人把徐志摩拋妻棄子,飛機失事等一系列事情追究到陸小曼身上。可事實是徐是為了林徽因才與張幼儀離婚,在追求林徽因無果后,與陸相識相戀的。在徐志摩去世后,張每月都給陸寄生活費,如果陸搶走了徐,她能安心收下這些大洋嗎?張能心甘情愿的一直付到自己移居美國前嗎?
? 陸小曼1903年出生于其父早年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是伊藤博文的得意門生,其母亦出生名門。作為家中唯一的女兒,從小便受到全家人的寵愛與呵護。在那個女性地位低下的年代,陸小曼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精通英語,擅長繪畫,社交能力極強,曾為北洋政府出任翻譯。1922年,20歲的小曼經過家里人介紹,與王賡相識。不久便成婚,這位西點軍校畢業的將軍太過木訥,不太懂得體貼討好自己新婚的妻子。而陸小曼喜歡一切浪漫的東西,這一點兩人存在分歧。王賡因為戰事被調到東北作戰,他想帶小曼一同前去。遭到拒絕,陸作為社交場上的寵兒,舍棄不了那十里洋場。
? ? 而她與徐志摩越走越近,不顧那道德倫理,只顧自己內心那最真實的感受,愛的深沉。徐志摩曾對陸小曼說:“我將于茫茫人海中訪我唯一的靈魂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外面的流言蜚語終是傳入王的耳中,這個男人沒有震怒,沒有責怪,他知道陸和他在一起不快樂。兩個人和平離婚,王也與徐結成朋友。我想真正的君子就是這樣。只要你過的好,哪怕自己痛苦又怎樣。 陸小曼離婚后不久便于徐志摩結婚,征婚人不是旁人,正是曾經情敵的父親國學大師梁啟超。梁先生對兩位新人的證詞是祝你們這是最后一次結婚。這樣的祝福換任何人心里都或多或少有點難受。陸小曼心里也有,更讓她難過的是徐志摩父母對她的不認可,不來參加她與徐的婚禮。這無異于告訴來參加婚禮的賓客,陸小曼是不被我徐家承認的兒媳婦。陸再有怨言也只得向前,因為有太多人不看好自己與徐的感情。
? 婚后兩個人度過了一段甜蜜的時光,然而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陸小曼生活奢侈,出入高檔場所,靠徐的工資入不敷出。徐于是幾個地方奔波教書,陸沒有意識到徐的壓力之大,還與翁等人玩樂。爭吵成了回家之后兩人等常態。1931年11月17日是兩人的結婚周年紀念日,徐回家后勸陸不要吸鴉片,不要與翁瑞午廝混。無果后,負氣出走。18日飛機失事,年僅34歲。陸小曼知道后倍受打擊,帶著內疚與遺憾度過余生。
? ? 陸小曼戒掉了鴉片,整理徐的著作,承受所有人的謾罵。我不知道這需要多大的勇氣與決心。她的前半生多一帆風順,她的后半生有如此坎坷不平。但她只是一個追求愛情的女子啊!我想在徐去世前還是愛她的,她仍是泰戈爾心中美麗靈動的中國女子。就像她在《哭摩》中對徐志摩亡靈表白“我一定做一個你一向希望我所能成的一種人,我決心做人,我決定做一點認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