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王菁 Rita
回顧近半年的生活,感覺一直都很忙,月末的考勤表,一半的時間都在加班,意味著最早九點半走,到家接近十一點,忙忙碌碌的洗漱,匆匆忙忙的睡,第二天的早上還要掙扎著起床,慌慌張張的出門。
沒有時間旅行、看電影、回老家、寫東西。
或許也得到了些什么,但總悵然失去的更多。
可怕的是,這并不是我一個人的生活狀態,身邊似乎一個比一個忙,大家每天把花費12個小時在公司,回到家還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處理那些火燒眉毛的信息和突發狀況,我們像被裹挾進了一個高速運轉的機器,身不由己的跟著它一起旋轉旋轉。
我敢打賭,沒有誰是喜歡這種狀態的,沒有時間好好吃飯,沒有時間穿衣打扮,沒有時間陪孩子,沒有時間看父母,沒有時間談戀愛,沒有時間看書,沒有時間打掃房間,沒時間鍛煉,沒時間看風景,沒時間...但是他們之所以還是愿意過這樣的生活,大概是相信,這只是過程,就像黎明前的黑暗,生產前的陣痛,經歷了痛苦的今天,明天才是美好的..
在美好的明天里,我們時間自由、財富自由、精神自由,我們不必再忍受今天所忍受的一切,可是這樣的明天真的存在么?它聽上去是如此的美麗,值得今天為之粉身碎骨,但不管你如何苦行般的虔誠,你想要的總是比你擁有的多那么一點點,你要的明天總是沒能如期而至,好笑的是,你離死神,又近了一步。
有兩個關于“日”的神話典故,夸父逐日講夸父追太陽,總是追趕不到,最后把自己渴死了;后羿射日講后羿射掉了不需要的太陽,只留下了一個,于是萬物生長。
明天就像戈多一樣,也許會來,也許不會來。
一萬個熠熠生輝的明天也換不回一個實實在在的今天。
在每個今天里都要記得分配時間給工作、愛人、友人、家人和自己,誰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