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奧斯卡提名紀錄片《生門》--終于明白,好的婚姻與金錢無關,重要的是這個男人是否愿意為你付出。
如果一個男人在自己的妻子為他生孩子的時候都吝嗇冷漠的話,就算賺再多的錢,這個家庭也不會幸福。
《生門》用最真實卻疼痛的畫面,記載了最偉大卻容易被忽略的事實。它關于人性本身的救贖,關于對女性弱勢群體的關懷,也關于人倫道德的思考。
知乎上一位男性觀眾的影評,讓我印象深刻。
“如果有一天,我要當一個父親,我一定要是已經做好了萬全的準備:
我的妻子,首先得她愿意生,如果她不愿意,我絕不會強迫她去承受產房里那種生死一線的風險;
我也一定要好好工作,必須有足夠的經濟能力,保證孩子降生后,能有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而不是在饑寒交迫中成長;
最后,最重要的,我必須是已經有了當一個父親的覺悟,無論這個孩子是男是女,健康殘疾,我都要全心全意地愛他,同時也更加愛我的妻子。”
好男人其實并不少,希望你也能夠遇到。
希望每一個女人都是自己想要做母親,而不是被驅趕著上產臺。
她們能夠坦然地說出:“我的生命和孩子一樣寶貴!”也能夠對自己的生命和人生有選擇和決定權。
而保大人還是保孩子,是再也不需要去做的選擇題。
犧牲自我,保全孩子,亦或是為了保險,扼殺生命,都不該被當做偉大的事情去歌頌。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