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喜平
從來沒有想到,孩子會給我的生活帶來那么大的改變。從他降生起,我的生活重心就發生了轉移。原來,可以隨便熬夜,現在時刻要盯著他早睡;原來,晚飯可以將就,現在想著法讓他多吃一口。甚至,連我閱讀的興趣也在轉移,各種兒童讀物,各種育兒守則,是我閱讀的新常態。
回想起來,最幸福的就是他上幼兒園的三年。每天只需按時接送,不必管做飯,也沒有課業的壓力,時不時還可以請假帶著出去旅游。只要小心不生病就好。
可惜好景不長,很快他就上了小學。非常遺憾,沒有培養出回家先寫作業的習慣,以至于現在還為這個頭疼。有收獲的是閱讀一直沒有停下來。
小學三年級,兒子轉到了一所名小學。假期中,我督促他讀完了100多本橋梁書,寫了20多篇日記。這為他的語文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英語呢,從一年級一直上著瑞思,也不用擔心。唯有數學,總是讓我提心吊膽。數學計算老出錯,還是做題太少啊!這一年沒掉隊。
升入四年級,因為暑假里孩子爸做手術,所以一個假期屬于放養狀態。姥姥說,每天吃完飯就騎車出去了,不到滿頭大汗是不回來的。但是開學后課業負擔加重了,成績大幅度滑坡,第一學期的數學甚至只考了88分,其中計算錯了8分。第二學期給他報了托管班,作業的速度有了進步。期末考試前,我和孩子爸,輪流分科幫他抄錯題,復習。功夫不負有心人,成績很理想。
今年暑假,總結前期經驗,更不能放松,暑假就是用來拉開差距的。用了三周的時間,寫完所有作業。繼續長篇閱讀,幾乎把金庸的武俠讀完。假期中背誦了十幾首古詩。明天,我們就要去杭州深度學習去了。這個假期,只玩了幾天,期待五年級看到成效。
這幾年的陪讀經驗告訴我,不要指著孩子堅持,家長先得做在前面。好習慣21天其實也未必能養成,重要的是堅持。雖然很累,但是想想我能幫助他的,也就這幾年,那就堅持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