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那些被瘋狂吐槽的喜劇人 - 草稿

一年一度的春節,一年一度的吐槽大會,特別對春晚。

春節聯歡晚會越來越被更多的當代人不看好,以小品類節目為主要篩子,被噴得厲害。身邊好多人不分年齡段,仿佛統一口徑,對費勁心力的春晚擺出一副無感的樣子,電視放著,在一陣陣掌聲和笑聲中低頭狂刷微博朋友圈吐槽金句,在群聊組里搶紅包熱鬧得不行。

近幾年,春晚語言類節目被吐槽質量下降,笑點尷尬。誠然,從觀眾的角度看,語言類節目笑料不足,主題跳不出諷刺社會現象和弘揚主旋律,俗稱——“又紅又磚”。但若站在喜劇演員的立場上,能搬上春晚節目的小品一定經過了精挑細選層層選拔才有資格呈現在全中國乃至全球人民的面前。這樣來看,春晚語言類節目的質量還算低嗎?

相比之前的經典節目,現在節目在前期創作時更加困難。時代在改變,我們的笑點偏向“現代主義”,無厘頭、夸張、簡單。與其說笑點高低變化,不如說笑點變得奇怪了,曾經小品相聲中的“出其不意”,現在被稱作“套路”。

被套路得久了,作為看客的我們,對笑更挑剔了。在面對“不好笑”的喜劇時,與其吐槽這小品實在爛得可以,不如想想我們的笑點改如何存在?

《歡樂喜劇人》和《笑傲江湖》這兩檔節目蠻火,節目中不乏新奇的笑料,這個平臺也捧紅了不少新興喜劇人。每每看到他們在臺上賣力的表演,我總會想:他們演出的時候是真心快樂嗎?他們在臺上夸張、扮丑、聲嘶力竭的時候是真心快樂嗎?舞臺上犧牲皮相的喜劇演員,臺下是否有一千萬個不情愿卻無可奈何?他們是喜劇演員,但是他們的基礎性質是普通人,為了生計去拼搏的普通人。

我們很容易就愛上某個影視明星,把他們當成女神或者歐巴,因為他們容貌美好故事動人。可我們很難一下子就傾心于某個喜劇演員,因為他們通常不美,因為他們不是媒體爭相報道爭頭條的對象,因為他們演的故事只是笑料很難經典。所以他們贏得關注贏得喜愛的方法最主要的就是靠作品,他們是獨特的演技派。

他們在臺下絞盡腦汁想段子,臺上費盡心力地表演,他們渴望以此得到認可。可往往,作為看客的我們借助微博朋友圈的吐槽將他們消遣上了頭條。

誠然,現在的喜劇實力亟待提高,但是同為普通人的我們,在調笑的時候,能否慢一點,想一想那些喜劇人背后的付出再發表“吐槽金句”。誰也不比誰高明多少,尊重是相當的,更何況,喜劇人們還承擔著我們苦逼生活中的笑料。

一個盡心為他人帶來歡笑的人,就算在禮節上,也應對他報以微笑。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