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春天,一個好像沒有感受過春天的人,來到了恭王府。
很早就出發了,飄飄然的就來到什剎海,從什剎海的小胡同,穿去恭王府。
這些地方的胡同里的院子都是最質樸,最純真的。它們雖然坐落在繁華的酒吧街,但卻享受著不一樣的“寧靜”。
我真喜歡那種胡同小院,雖然這里白天周遭都是有游人,但是她們依舊優游自在,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皇城根兒底下的清靜是一般人享受不了的。
早晨出來到后海溜溜狗,從烤肉季的早點攤兒買個糖油餅兒,順便和南院兒的老李嘮嘮嗑。
這或許對我們來說是種奢望,但卻是她們的日常。
我從巷胡同中走過,背一相機,她不認識我,我從未見過她。我們在胡同中相遇。她說:“上哪兒照相去啊?”我微微一笑。
8:40就到了恭王府門前,才知道原來9:00才開門,遂靜候。門前有許多旅行團帶著老年人,舉著小旗,安檢買票檢票,插隊的現象十分常見,但卻不能說什么。
來這里參觀的人很多,應該是日日如此,但也有一些難得清靜的地方。
既然來到恭王府,就一定不能嫌人多,重新回到正軌。雖然前一天感覺自己備足了功課,對乾隆以及和珅,嘉慶以及和珅,咸豐和恭親王奕?的關系,和慈禧太后,和同治,和洋務的一系列歷史......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可等到真正走進恭王府時還是覺得書到用時方恨少。
傳說和珅得乾隆賞識的原因,不僅因為和珅真的才華出眾,而且和珅男生女相,據說和乾隆皇帝當年喜歡的一個女子長得很像(野史記載,傳說而已)所以才使得和珅能成為乾隆時期的寵臣。
當年嘉慶皇帝來抄家時,和珅家的寶物大部分都是進貢給皇帝的,嘉慶皇帝命人搬了六天六夜,可見是富可敵國一說不假。但和珅的聰明之處就在于他也知道什么東西留得住,什么留不住。后閣的所有象牙,珠寶,玉器,黃金......都留不住。但他唯獨留住了福字碑——
就是花園后用太湖石筑成形如“二龍戲珠”的假山,其密云洞中珍藏著康熙皇帝書寫的“福”字碑。
康熙十二年,孝莊皇太后六十大壽將至,不料突染沉疴。為給祖母祈福,康熙帝凝神運氣、傾注其智慧、筆力和對祖母的摯愛于筆端,一氣呵成這個“福”字,并蓋“康熙御筆之寶”印璽,在孝莊六十大壽時獻上。據說孝莊從此病愈,以七十五高壽善終。
孝莊皇太后為了把這樣的福澤留給后世,就命人把字刻下在碑上,才有了現在的福字碑。古人信奉風水之說,恭王府也就成了“福地”
至于說恭親王奕?,咸豐帝同父異母的弟弟,更是中國近代史上最重要的政治人物之一,他參與了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及其后的幾乎全部重大政治活動,“辛酉政變”時,就是他把慈禧扶上了“垂簾聽政”的寶座。如果沒有奕?,整部中國近代史。
說來奕?不論是學識和能力都比咸豐帝奕詝要強,雖然立儲都是家法傳嗣,不分嫡庶,而且天資穎異”,能文能武者為儲。但咸豐帝的老師杜受田深知奕詝的智識才具都“萬不敵”奕訢,不能以條陳時政和騎馬習武取勝,乃對奕詝面授機宜,以仁孝之心取悅于道光帝。一日,道光帝領諸皇子狩獵,奕詝故意一箭不發,“上問之,對曰:‘時方春,鳥獸孳育,不忍傷生以干天和。’宣宗(道光帝廟號)大悅曰:‘此真帝者之言!’立儲遂密定。”
于是就有了咸豐皇帝。
和珅和奕?的功過我們都不去評判,只是一個普通的游人去了解歷史,踏青,賞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