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醒來,感覺身上有點酸痛。來到陽臺看到樓下一位中年男士穿個短袖在跑步,手里還牽著一只可愛的狗狗,也跟著他一起跑。
看著人家輕松愉快的步伐,頓時心生羨慕。狗狗也跑的歡,當時就想,“生命在于運動。這只狗狗也是很幸運,遇見一個好的主人身體也好。”
看著別人這種天氣穿著短袖,健壯的身體,真羨慕。再看看自己,年齡沒人大,怕冷,最近風濕、腰疼還犯了。
順著陽臺往下看,不少頭發花白的老年人也在鍛煉身體,平時經常見到的有點面熟的,有的也七八十歲了,可是人家腰背挺直,步伐輕快。心里常常會想,等我年齡再大點會怎樣?我的身體能有別人好嗎?
正確的運動方式對人的身心健康都有好處。
身體方面:長期堅持運動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改善呼吸系統功能、還能提高消化系統的功能、改善神經系統的功能、降低糖尿病的發生、還可以預防骨裂、控制體重以及延年益壽等好處。
心理方面:長期堅持運動可以改善情緒的狀態、提高智力功能、培養堅強的意志品質、還可以消除疲勞、對治療心理疾病等都有一定的好處。
反思自己,現在運動真的少了,好像總有做不完的事情,忙忙碌碌中,唯獨把自己忽略了。我真的好久沒有跑步了,每當閑下來的時候幾乎都是夜深人靜,睡前還會上癮似的拿起手機看一會,最大限度的運動就是偶爾在室內動動。
這真的是罪過,好像忙碌的日子里很多人忽略了運動忽略了身體健康。認為自己還年輕,可以無限制的熬夜,無節制的飲食,胡吃海喝,也不管是否健康飲食,嘴巴上過癮就行。
也不會認為需要運動,因為年輕啊,似乎在很多人眼里包括我自己,覺得年輕就是資本。年輕,所以不怕。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反觀我這個年輕人,有了娃之后深深的感覺到體質不如以前。心里暗暗得把腰酸背痛歸罪于當初的麻醉,認為這是麻醉后遺癥,但其實我真的好久好久沒有重視過運動了。
前段時間看了個新聞,一個23歲的年輕人突然間頭疼,家人把他送醫院醫生診斷是腦溢血。當時我心里一驚,一個花樣年華的年輕人,怎么會這樣?他媽媽說兒子是當廚師的。我不知道人家的發病原因是什么,但是確實很多疾病都越來越靠近年輕人了。
年輕人猝死,過勞死的也不少見。三四十歲的大腹便便比比皆是,四五十歲的三高人群也屢見不鮮。
其實很多人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健康問題。這些跟我們的生活習慣息息相關。平時如果把看手機、看電視、看電腦打游戲的時間,多分點出來去做動動,鍛煉身體,收獲的健康也就多了。
有時候真的感覺手機是一種新型鴉片,好像人人離不開它,在商場、車站、飯館、地鐵上、高鐵上等。無論走到哪里,看到的最多的就是刷手機,低頭族越來越多,頸肩病、近視眼似乎連十幾歲的孩子也不放過。
還記得疫情期間,我妥妥的被尊敬的鐘南山院士圈粉,那段時間關于鐘南山院士的新聞也不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他老人家曾經是個運動員,熱愛運動,愛打籃球。至今為止仍然保持著運動的好習慣。
崇敬!感嘆!鐘南山院士在人民大會堂被授于“共和國勛章”的時候,他穩健的步伐,精神矍鑠,完全看不出是八十多歲的老人。心里無比崇敬,身體真好,希望他再過幾十年依然如此,那是國寶級人才,我成了他的忠粉。
長期的有氧鍛煉,不僅讓鐘南山院士比同齡人顯得年輕健康,還能看見肌肉線條,80多歲年齡,依然充滿朝氣與活力。
當時心里想“這就是我的偶像,我要像他學習,我不能像他一樣救助別人,我可以像他那樣保持運動的習慣。讓自己變得更健康。”
其實儲蓄健康比儲蓄金錢更重要。很多很多人為了掙錢忽略了健康。但如果沒了健康一切都是零,擁有再多的財富也沒什么意義了。我們要保養好身體這臺“機器”,畢竟“零件”太貴。生命在于運動,平時多用運動,趕緊動起來,把玩手機、電腦游戲的時間點抽出來運動吧!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