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朋友圈,其實早有此意,只是沒有一個很好的理由?;蛟S有人會說,關閉個朋友圈需要什么理由,高興就開,不高興就關。如此瀟灑正是我所做不來的決定。
12年注冊的微信,當時圈子的朋友基本沒人玩,撂了一年。漸漸的,QQ的聲音慢慢褪去,現在,微信是連接人與人之間一個重要的交往交流平臺。那時的微信并沒有撤回功能,也沒有三天可見的朋友圈。
剛開始好友才寥寥的幾十個,但是圈子也算干凈。后來,就連陌生人也融入了進來,朋友圈似乎慢慢變味了。
微商的出現是朋友圈的標志。絡繹不絕的廣告,充滿正能量的雞湯充斥著我們的朋友圈,有些人選擇屏蔽,有些人無所謂,有些人一邊抱怨一邊刷著,有些人則期待這些行走的商鋪。
我呢,倒是覺著刷微商是浪費流量,當時流量也還沒有4g,久了就被我屏蔽了。
慢慢的,微信越來越注意用戶隱私,朋友圈可以關閉,開設的時間線有三天、半年、全部。有一段時間,我心血來潮去翻一些人的朋友圈,從陌生人到半熟到好友,都很默契的一條黑線。突然想說一句嘲諷的話:既然陌生人都可以看十張照片,不如我們當個陌生人吧。
不知從何時起,我設置起了標簽,把通訊錄里的人默默定了位。交往的人越多,標簽也越明顯。所以,在一些人心里,我是一個愛發朋友圈的活躍友;在一些人看來,我只是偶爾寒暄幾句的潛水友;在一些人眼里,我是一個神秘友,因為朋友圈空白。圈子不同,交往深淺不一,對我的了解也不一樣。
開始,一天發幾條朋友圈都不帶猶豫的。
接著,一天沒有一條就覺得心里不自在。
然后,只分享好玩好笑好開心的狀態。
后來,發不發朋友圈已經沒感覺了,更多的是設私密,記錄當下的感受。
現在,朋友圈已關閉。
說不清道不明為什么要關朋友圈,可能是太多內容了不想刷,可能是喜歡的人久久都不發朋友圈,可能就是想關了,可能是想讓自己圈子干凈點,可能是心情不好,可能是太多三觀不合的人了,可能是遇到什么事了,可能是一夜成長了,可能是想通了,想了解你的人絕不會僅僅通過朋友圈認識你,而是會接近你,慢慢去讀懂你。
慢慢學著去做一個灑脫的人,朋友圈,高興就開,不高興就關唄,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