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麗? 焦點網絡中級五期? 洛陽17-11-26持續分享第188天(春雪原創分享第319次)?
我有權利,也有能力,讓自己生活得更好
徐毅強老師的催眠演練中,印象很深刻的是,當他喚醒來訪者的催眠狀態前,都會對來訪者說,你有權利,也有能力體驗到這種體驗,你有權利也有能力把這種體驗帶到生活和工作中去……每次聽到他這么說,我都感覺特有力量感,來訪者感受到的鼓舞一定更大。
最后半天結束時的自我成長活動,也很有收獲。自認為沒啥情結要處理的自己,沒想到那么快就眼淚婆娑了!“我原諒您,知道您很不容易,可那時她那么小,一下子去到那么遠又那么陌生的地方,她真的很無助,有被拋棄的感覺。學了心理學,才知道,對一個不滿三歲的孩子,被爸媽“拋棄”是滅頂之災。難怪對爸爸揮淚騎上自行車頭也不回地離開的畫面那么清晰,對她當時撕心裂肺的哭聲那么清晰。雖然你走不開,家里有太多的事要做,可一個孩子不在身邊那么久,竟然沒去看看。一致于再次相見,竟不認識……那時小小的她,心理上承受了多大的壓力啊?鄉親的逗樂常讓她深感愧疚和不安,為什么要住到別人家?我的家為什么沒有我的位置?不敢撒嬌,不好耍賴,少年老成是不得不,她已經不敢在耍“小孩子氣”了,她已經給別人帶來太多麻煩了。三年有余,她是怎么熬過來的?不過我還是感謝您那時那樣的做法,如果不是兒時的歷練,這么多年我怎么能承受得了那么多?如果不是在姑姑家常駐,我怎么感受到除了父母以外的父母深情?如果不是這段經歷,我怎么會有更細膩的情感?在和周圍的人,包括我的學生相處時有更多的“不忍”?包括最近幾年的學習和成長,都和那時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總之,感謝您!比起一生的,那幾年的經歷是值得的,是無價的……”
幾十個人,手挽手,肩并肩,感受著同伴的溫度,體驗著同伴被音樂喚起的顫抖,好溫暖,好有力量感。每人一句結束語,感恩、希望、努力、不舍、改變……
到我了,洪亮、堅定的發出內心的吶喊:“接觸心理學,是我前半生最榮幸的事!我有權利,也有能力讓自己生活得,更好!”我不知怎的,左手握緊了拳頭,迅速伸出了左臂,舉過頭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