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推薦我一定要讀讀《萬歷十五年》一書,由于對歷史不是很感興趣,加上平時忙,多看經營管理類書籍。一時有興趣加上好奇新開始讀《萬歷十五年》,沒想到一讀就深深被吸引。每天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慢慢而仔細品讀,該書作者真是讓我敬佩,從細微之處來不斷發掘將對今后起著重大作用的事情。同時縝密思維中也包含著作者睿智的思維、思考力和判斷力。昨晚剛好讀到海瑞和戚繼光這2個重要人物的篇章,通過作者的深刻分析,對他們有著新的認識。《萬歷十五年》很多分析和描述,讓我感覺到歷史總是驚人相似,對當今社會有著借鑒意義。
萬歷十五年
相關鏈接:
《萬歷十五年》(1587, 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是黃仁宇的一部明史研究專著。不僅是黃仁宇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1587年的歷史事件也是以后掀起波瀾的機緣。換一個視角來解讀歷史,世界變得更立體。1587年,在西歐歷史上為西班牙艦隊全部出動征英的前一年。當年,在明朝發生了若干為歷史學家所易于忽視的事件。這些事件,表面看來雖似末端小節,但實質上卻是以前發生大事的癥結,也是將在以后掀起波瀾的機緣。其間關系因果,恰為歷史的重點。其著作主旨在書中末段看出:“當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各人行動全憑儒家簡單粗淺而又無法固定的原則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創造性,則其社會發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補助技術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