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感慨,中國,一個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泱泱大國,何故在一朝傾覆,究其根本,絕不是瞬間之事,而是在點點滴滴中早已種下弊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讀了《萬歷十五年》這一本書,這種感覺,特為猶甚,黃仁宇先生用近乎平淡的筆觸分析了一個皇朝從興盛走向衰頹的原因,但是就是這些看似平淡的敘述卻非常有力量。作者黃仁宇在《萬歷十五年》初提“大歷史”觀,這個不像編年體史書那樣按照時間來敘述一個王朝的興衰,也不像紀傳體單獨介紹一個人物的一生,而是將歷史剖開,講述了公元1587年表面一派太平的大明朝,為何會一步一步走向衰落的滅亡。
? ? ? 《萬歷十五年》這本書主要就是六個人物—一位皇帝和五位大臣,用黃仁宇來說他們或是身敗,或是名裂,沒有一個能夠功德圓滿,從他們身上可以看出,那些隱藏在歷史深處的癥結已經開始慢慢積累,直至無可逆轉。
? ? ? ? 或許在一般人看來,中國古代的皇帝擁有著幾乎無邊的權利,但是在這本書中從一個五歲就能寫字,8歲就進行成人冠禮的萬歷皇帝身上,我們看到的卻是一個受到無數束縛和管制的皇帝。
? ? ? 黃先生說:“”萬歷十五年一個看似平平淡淡的一年,卻是西歐歷史上西班牙艦隊全部出動的一年。我國的朝廷發生的事件也都易被歷史學家忽略,但是就是這些表面看來末端小節的事,實則是以前發生大事的癥結,也還將在以后掀起波瀾的機緣。期間關系因果,恰似歷史的重點。” 書中,張居正-明代最卓越的政治家之一,這樣形容他不夸張,但是他用一生才剛剛摸清明代官僚體系,沒有能力改變現狀,可見明朝這套政治制度核心的弊端已經顯露。在他之后的首輔申時行讓萬歷年間一片粉飾太平,更加沒有解決任何實質性的問題,這個國家的內部已經腐朽不堪,搖搖欲墜。“古怪模范官僚”海瑞從底層出身,帶有傳奇色彩,公正廉潔,奉獻了一生,但也拿不出根治國家弊端的措施,只能在無奈中死去。中國名將戚繼光,一個有著極高追求的人,卻也逃脫不了被罷官病死在家中的悲慘命運。
? ? ? 書中的各色人物,無一得以善終。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大明王朝已是強弩之末,沒有人才支撐國家是可怕的,因為他們剩下的就只有僵化,任何的不一樣在文人眼中都是離經叛道,法律缺乏創造性,社會發展收到限制,看似的似海升平,實則已是盡頭,大明王朝,衰矣。讀罷此書,感概甚多。從來沒有小事,小事多了,也就變成無可逆轉的大事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