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分享古典老師的專欄《超級個體》,今天我們一起聊聊價值觀這個話題。
R
今天分享的文章是19-3篇《價值觀地圖,幫你科學的改命》。
原文部分內容大致如下:
心理學家施瓦茨(Schwartz)在62個國家做了價值觀的跨文化調查,總結出人類的10個普世價值觀,并畫出了人類的價值觀地圖。
這10個價值觀分別是:
自主獨立、精彩刺激、享樂、成就、權力地位、安全、老實聽話、保守、友善、博愛
施瓦茨把這些價值觀分成4大類,分別是:開放—保守,追求卓越—仁慈博愛。
他發現在他研究的62個國家中, 沖突和矛盾永遠存在 。大主題的矛盾有“開放——傳統”,或者“仁慈博愛——自我成就”之間的沖突,還有具體的比如“享樂主義和老實聽話”,或者“安全——刺激”。
這種矛盾大到引發一場戰爭,小到兩代人的沖突,甚至你的自我矛盾——為什么說“我是一個矛盾的人啊”。因為人的一生,就是矛盾綜合體,甚至只要知道了一個人的所有價值觀,就能夠很好地預測他在職業、人生不同階段的人生矛盾。除此之外,他很清晰地回答了這個問題: 價值觀會改變嗎?怎么變?答案是會。
施瓦茨發現有3種東西影響著價值觀的改變: 年齡、重大事件、人生階段 。
I
What?
這篇文章就是講如何借助價值觀地圖,玩好人生這場游戲?
地圖上從出生到死亡這條軌跡,誰都要走過,但有很多方式能幫你科學地改命。
你可以通過管理自己的價值觀,管理自己的心理年齡;
你可以通過創造里程碑,受更好的教育,體驗更長的青春期;
你可以在價值觀地圖的每一個區域都好好體驗當下;
你可以修煉自己的仁慈、博愛與自主讓自己靠近更高社會階層。
why
因為價值觀會改變,施瓦茨發現有3種東西影響著價值觀的改變: 年齡、重大事件、人生階段 。
How
具體如何運作呢?
1.年齡越大越保守,年齡越輕越開放
越是年輕,剛進入社會,開放、享樂、成就越重要;越是年齡大,臨近退休,安全、穩定、保守越重要。
這和你的能力、體力有關——年輕的時候,無論是能力和體力,都更能應付變化和挑戰;到了中晚年,則逐漸玩不動了,更希望穩定、安全的環境。
2.男性更多追求成就和權力,女性更多追尋博愛或友善
綜合來看人生就是一個從開放起步,中間會有兩條不同的自我實現之路,有人選擇追求“自我卓越”,有人選擇“友善博愛”,最后都是滑入“安全穩定”。就好像樸樹說的:“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年齡、性別都無法改變,那么人生是不是就永遠一成不變了呢?也不是,有一些東西可以改變你的價值觀。
1.重大事件會改變人的價值觀
你發現喜歡戶外極限運動的人,往往都來自高福利待遇的北歐國家,因為穩定的社會環境,會激發人們追求新鮮刺激、追求開放的行為;反過來,在動蕩的時代,也會造就追求穩定的價值觀,比如中國的五六十年代。
重大事件可以是被動的,也可以主動創造,那就是人生的成就事件和里程碑——外人也能通過這個成就理解你的能力成果。比如企業上市,比如諾貝爾獎,比如某個專利或得獎作品。再比如,成功的高考也能改變一個人的價值觀。
2.受教育
讓大家非常吃驚的是受教育程度對于價值觀的改變—— 受教育的人價值觀會更加開放、自主以及精彩 ——和年齡發展的方向完全相反。所以,好好學習是最大的心理駐顏術,是心靈永葆年輕的春藥。
3.不同社會階層傾向不同價值觀
最后這一條是施瓦茨自己也想不明白的——他發現 仁慈、博愛、自主在社會頂層持續出現,而權力、傳統、精彩刺激持續出現在底層?——他自問自答:“這是否暗示著人類的本性和組織的特性也在塑造人類價值觀?”
關鍵詞解釋
價值觀:每件事物對于自己都有不同的價值。 這些價值在你心中的重要程度排序,就是你的價值觀。 價值觀是我們判斷對錯和做選擇的內在標準。價值觀如指紋,每個人都不完全相同。
心理學家統計,在你一天中,你有意識無意識做出的決策大概有100多個——所以每個人肯定都有自己的價值觀,但是并不一定每個人都清晰自己的價值觀。
具體應用
如何清晰你的價值觀?清晰價值觀有三個標準:能表達清晰,做決策時能想起,平時真的在主張和踐行。
金句分享:
并不是平平淡淡才是真,平平淡淡只是最后一個階段。在我看來,年輕的時候踏著一雙白布鞋要環游世界;中年的時候轟轟烈烈做點事,愛幾個人;老了平平淡淡,這才是真。 那種年紀輕輕就聽話地“定下來”,安安全全過日子的人,并不是成熟,只是早衰。
價值觀只有真假,沒有對錯。道德觀用來判斷,而價值觀是用來感受的。
A1聯系舊知
并不是平平淡淡才是真,平平淡淡只是人生的最后一個階段。這點我做的非常到位,本來我大學畢業以后應該回萊西老家做一名人民教師,然后就在這個學校這樣按部就班的渡過一生。但是作為我們萊西唯一一個不服從分配的應屆畢業生,我沒有讓自己立馬定下來,而是選擇了一種動蕩刺激充滿機遇而又有無限可能的生活。大學畢業快20年了,我的確經歷了色彩斑斕的人生,讓自己的能力充分的得以展現,沒有留下遺憾,而是給自己留下了無限的精彩。
好好學習是最大的心理駐顏術,是心靈永葆年輕的春藥。這點我也做的比較好,雖然學習能力有限,但是的確感覺到學習是讓自己保持年輕最好的良藥。不畏懼歲月的流逝,因為失去的只是年輕的容顏,留下的更多的是人生的味道。以前的年輕是外表,留不住、去的快;現在的年輕是長在心底,可以源源不斷,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A2落實新知
現在到了我做事的黃金年齡,自己也在同時運作了幾個小的項目,比如這個拆書幫的項目,我就想作為自己今后一個核心項目進行運營。學會了用價值觀地圖科學改命,感覺自己可以更加主動的掌控人生。作為70后我們受的教育就是希望穩定和安定,其實這種理念的確不適合所有人,更不適合年輕人,我經常和周圍的人分析這個價值觀地圖,年輕人不用著急定下來,那不叫成熟,叫早衰,更是告訴周圍的人如何用學習的方式讓自己越活越年輕!
越分享越強大,我喜歡分享,我也希望自己越來越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