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很薄,但是很簡單的詮釋了時間管理的精華,我也就跟著作者的思路,記錄下十條建議并做簡單的解釋。
這可是擰干水分的十條建議哦(選擇自己可用的,用起來就好)。
1.學會丟棄且不內疚。
我們總是有“松鼠病”,囤囤囤。
雙十一,買了一堆可能到第二年雙十一都沒用完甚至沒用過的東西回家。
看到別人轉載的好文章,立馬點收藏,然后再也沒看過。
沒有什么東西是丟掉你就不能生活的,沒有什么文章是你不看就會損失幾個億的。
勇敢的清理你的儲物柜和收藏夾吧。
建立自己的信息和物品管理體系,不是你給我什么我看什么,買什么。
而是我需要什么,我主動選擇看什么,收集什么,購買什么。
2.對于每天的日程安排,快速做出決定。
三個選擇:馬上處理、拒絕、保存。
不要拖,不要猶豫,事情會越積越多。如果來不及處理或者能力不夠,果斷拒絕,
如果是一些很雜碎的小事,幾分鐘搞定的立馬去做,絕不拖著。
有一些項目,是長期跟蹤的,就設置好時間點提醒,拿出專項時間處理掉。
3.一天抽一兩次或者多次固定時間回復消息。
這里有個例外:就是你工作上的領導是靠“wx”給你們布置工作的。
大多數人的工作其實不需要手機,你拿出手機只是在刷劇娛樂。
4.建議帶一只只有時間功能的表。
本意是:培養時間觀念。
又因為現在智能表興起,所以一定要強調下。功能很多固然好,但是也會更容易分心,拆散注意力。
5.有一個能隨時記錄的地方。
可以是一本小本子,可以是手機備忘錄。
主要是記錄自己隨時冒出來的小念頭,小靈感。
還有隨時記錄你想起來沒有做卻要做的事情。
6.教會自己快速閱讀。
閱讀,是一種技能。不一定是讀書,讀新聞,讀文章,都是可以快速瀏覽。
不一定要逐字逐句的讀,很多新聞我們只是了解一下信息。
理由還是一樣:沒有什么文章是你不看就會損失幾個億的。
如果沒時間,就不讀;如果只有10分鐘, 就少讀。
如果你時間不夠還想都看,就一定要會快速閱讀。
7.尋求幫助。
不管你做什么事情,接到什么大項目,大概率是你的同事、朋友里有人做過。
主動尋求幫助,是用別人積累下的經驗,節約自己的時間和精力。
8.不管怎樣,繼續前進。
一個成年人,如果同一件事失敗三次,大概率不會再嘗試。
而一個孩子呢?學會走路前,要摔無數個跟頭。跌到了,還是會爬起來。
我們要向孩子學習“健忘“,不要對”過去的失敗“心存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