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能力,思維層次,記憶力,行為習慣,睡眠質量,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每天24小時,時間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公平的。每個人的大腦都像個cpu,中斷。人同時只能做一件事情,不過在做當前事的過程中可能會思維跳散,或者又會插入別的信息,又會散發一張待處理的信息網。
關鍵的問題是我們,在當前點,跳跳到一個一個點,然后一個個處理完后逐漸遞歸回去。隨經歷閱歷增長,思考的問題越來越多。因此這張網可能擴散的比較大,平常見的一個例子就是我們在瀏覽器,查找資料的時候,一個問題,會引出好多別的問題。這些問題的信息量已經超過我們平常人所能接受的了,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以往的歲月靜好,安靜思考似乎已經不存在了,不管你愿不愿意,你已經置身于這張信息網了,微信(群),微博(秀),視頻(教程),b站(動漫),今日頭條(言辭八卦)新聞類,邏輯思維(學習方法理論)喜馬拉雅知識付費類,知乎(腦洞),甚至抖音(趣段子)。
無可厚非,這些都大大豐富了我們的娛樂和見識渠道。可是,也帶來了問題,人不像計算機,不能多線程并發處理事情。故此,各種焦慮和不安襲來,每天都感覺自己沒學到什么東西。但是,上次看到一個說法,說人的大腦其實潛能很大,一個正常人,只用了百分之一點多不到,如果大腦信息存儲滿,可以存儲下整個大英圖書館的圖書信息,能存儲下61億個信息點(好像是這個)。所以,如何充分,和合理的使用大腦,是最重要的事情
個人如何在這個社會生存下去?相信這個社會,只要你能動,能做事情,總能有個地方能容納你,總能混口飯吃。可是這樣的人生,百年之后誰又會記得誰。http://mp.weixin.qq.com/s/7rvgUHBilBmSDMrJVAzHcw這篇文章講的有道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紛擾,我們該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