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死亡詩社》,死亡,太恐怖了吧!死亡詩社什么鬼啊!為什么起這樣的名稱啊!既然是詩社,本該是浪漫的,何來死亡。搞不懂?
? ? ? ?要是不是少華老師推薦光看名字,我可不會選擇這部電影,帶著疑惑,上班中,帶著些許的情緒看了一小部分,下班后回到家又看了后面的部分,看完后,好像沒啥感覺,和《美麗人生》比起來,我覺得差遠了,但是又不能相提并論,一個是表達父愛的,一個是表達人生觀的。我就固執地再比較一下吧!感覺上我更喜歡《美麗人生》,我喜歡喜劇,喜歡開心,喜歡快樂。《美麗人生》這部電影給到我這些了;《死亡詩社》沒有,但它給了我另外的“東西”。
? ? ? 我首先要承認,我很浮躁,心很難安靜下來,我選擇了逆轉渴望,直接面對痛苦,強大的痛苦迫使我快速完成任務,看完《死亡詩社》后,給我留下影響最深刻地是基廷老師讓學生撕書的鏡頭,以及基廷老師被學校辭退,要離開學校時,學生們站在桌子上為老師送行的舉動,以及四個字:及時行樂。
? ? ? ? 我很喜歡這個老師的教學方式,這和我學習銷售時,在《銷售精英訓練營》課程中,老師教學生的方法很類似,我們是站在凳子上吶喊,放聲的歡呼,像瘋子一樣,排山倒海般歡呼,地動山搖般吶喊,充分地完整地毫不保留地的釋放自己的情緒,釋放自己的天性,那種感覺非常爽,像孩子一樣無拘無束!簡直太棒了。
? ? ? ? ?不可否認這種教學方法和傳統的教學方法與理論是矛盾,特別是在中國,更是如此,內斂的文化,傳統的思想根深蒂固,約束力很強,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們的發展,禁錮了我們的天性,阻制了我們的快樂。
? ? ?
? ? ? ?(不僅僅中國,很多國家都有被傳統限制)
? ? ? ?這讓我聯想到前些天,人們為了一套書吵得天翻地覆。一套叫《珍愛生命》的小學生性教育讀本。很正常的一套書,被我們的大多數的正常人吵的幾乎“不正常”了。
? ? ? ? ?內斂真的好嗎?頑固守舊真的好嗎?傳統文化真的都好嗎?不錯,是有好的一面,不過更多的是限制,是阻礙,是牽絆。電影中尼爾的死是個個例!就他個人因父親的不理解,父權壓迫而去輕生的行為,我認為是懦夫行動。我18~23歲左右那些年,由于生活太難,我爸,家里人都不支持我做我想的事,我想學家電維修,他們說,你看咱們村哪個誰不是就學的那個嗎?沒前途,掙不下錢,剛離開學校的農村娃,不靠父母,靠誰,但是我沒辦法“胳膊扭不過大腿”,最終還是按他們的要求學了木工,后來又學了鈑金噴柒,后來還做過一個月豆腐,后來又去了城里,送報紙,銷售電話卡,最苦的時候我也想過自殺,但是因為看過一篇文章《自殺是懦夫的行為》,我可不想當懦夫。所以在我的認知里尼爾是個懦夫,你為什么不和你的父親理論,既然有自殺的勇氣,為什么不把這份勇氣用在和父親爭取演出的權利,自由的權利上呢?
? ? ?好了,不早了,兩點了,該睡覺了。觀后感就先寫這么多吧!希望能給大家新的啟迪。我是個話嘮!一個80后,愛寫作,愛學習,愛玩,愛整理的文藝青年!呵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