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場精彩,中場盡顯疲態,結局來了個絕殺,最終反敗為勝。
兇手毋庸置疑是那個“船長”,他教會學生追求快樂,但卻沒有教會他們反抗,他教會學生成為理想主義的詩人,卻沒有教會他們現實的殘酷。充滿理想的開篇卻以悲劇性的事件結尾,理想終歸要回到現實,并一直被現實壓制。
一向都是以傳統、守舊的方法來教授學生的威爾頓預科學院,卻讓中途接班的新文學老師Keating,打破學校以往常規,用別人不敢用的教學方式,讓自己班上的學生解放思想,充分發揮他們的能力,告訴他們seize the? day.第一天上課時,Keating沒有和其他老師一樣,讓學生在教室里上課,而是讓學生們去看校史樓內的照片,讓他們聆聽死者的聲音,并去領悟生命的真諦。Seize the day,boys. Make your lives extraordinary.在他們講解文學時,Keating要求學生將課本中古板老套的內容撕去,自由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開始懂得自己的興趣,愛好,前途,目標。他的學生甚至違反學校禁令,重新組織了他曾經參與過的秘密小組——死亡詩社,在校外很遠的山洞中探討詩歌、人生。他在課堂上,鼓勵學生要有自己的想法,要站在世界的屋頂,喊出他們野性的咆哮,即使自己選擇和別人不一樣的路,也要敢于向前,每個人都能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只要勇敢向前邁進,不在乎別人的眼光,都能找到自己適合的位置。
Keating的教學,讓Neil勇敢的去表演話劇,盡管父親一直反對,但他還是獲得了,表演的機會,可是最后的結局并不能讓人們皆大歡喜,Neil的父親,始終認為只有學醫才是他唯一的出路,盡管他也看了Neil的表演,但依舊還是反對,最后Neil自殺結束了整個故事。Neil的父親認為兒子的死與學校的教育有關,從而導致了學校將這件事情歸咎于Keating,最后一幕令人感動,Anderson帶領班上的一些同學站到桌子上高誦“O,captain,my captain”,Keating眼里閃著淚光,但我想他是滿足的并快樂的,因為他讓學生改變了,他無悔。站著的人,看到的終歸比坐著的人遠,不同的世界,需要有不同的角度。我認為他是幸福的。最起碼,他改變了班里一半的人勇于站起身,這就是最大的成功。我相信,只要能改變一個人,他都是幸福的。教育的意義就是為了讓人更清楚的了解自己的想法,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最好的年華,思維最活躍的時候,不應該被禁錮。東西都是人創造出來的,所以人應該富有想象力,應該去探索,去追尋,因為有夢去追,這一生才不會無聊。
我們有太多的想法被局限,太多的壓力來自于身邊的朋友或父母。父母完成不了的夢想,都希望自己的子女來延續。這或許是父母的通病,他們總喜歡用:聽我們的能少走彎路,我們吃過的鹽比你們吃過的米都多,不要犯我們之前犯過的錯??????
很大一部分又是因為我們不敢堅持自己的想法,當我們將自己的夢想說出來時,身邊的人,總會嗤之以鼻,覺得你還是算了吧,別折騰了,我們不過是普通人罷了!于是你開始放棄,說到底還是因為我們太過于在意別人的眼光,無法正式自己的想法。而這一切,又能反映出,中國式教育的悲哀。我們從來都是被教導著,你一定要聽老師的話,一定要好好學習,一定要爭第一,因為這個世界上人們只是記得第一高峰叫珠穆朗瑪峰,而沒有人知道第二高峰(作喬戈里峰)是什么? 可是這么多年來,我們不停地被教育著第一名的重要性,卻忘了沒有那些第二名又怎么能襯托出第一的厲害。如果中國多出現幾位這樣的教師,中國的教育體制一定會改變的。坐在教室看外面的風景,不如直接走出去,來得更直觀,更準確。對于一個老師,最欣慰的就是看到學生因為自己而改變,變的更好。他是滿足的,或許他會有些失落與遺憾,但我相信他不會后悔。離開最愛的講臺,遺憾在所難免,但遺憾并不代表后悔,當看到他們站起的身影,他的眼中積滿了淚水,我相信那是滿足與幸福的淚水,因為學生的舉動讓他更加堅信,他做的事情是對的,是值得的。 老師,就是為了讓學生站在自己的肩膀上去看世界。
父母們請不要將你們的夢想壓在孩子身上,他們有自己的人生,有自己需要追求的夢想,請不要局限他們的行為。如果他們長大了,有自己的思想與愛好,能分辨好壞,能懂得自己的選擇會帶來什么,有能力在社會立足了,有自己的思維模式與處事方法了,那時候,請讓他們自己選擇吧。其實很多的不幸,是因為父母總是用自己的思維模式去思考,他們認為自己以為的東西必定正確。因而往往把自己的思維建立在孩子的思維里,把自己的想法硬塞進孩子的腦海里。 請不要用你的思維模式來圈住別人。世界在變,他們也有自己的想法了,真正聰明的父母,會拆掉思維的墻,會選擇在該放權的時候,絕對不捆綁。
Boys,you must strive to find your own voice.
http://pan.baidu.com/s/1bpCIXs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