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好奇心日報簡析
一、行業分析
?新聞資訊APP其實一直競爭十分激烈,一方面諸多互聯網大佬比如騰訊網易搜狐等,利用門戶優勢牢牢占據著用戶的視野,另一方面傳統媒體如人民日報、華爾街新聞也在積極轉型殺入這個圈子。然而在諸多新聞資訊產品中,好奇心日報可謂獨樹一幟,突出重圍。無論是內容還是界面,在與其他新聞資訊APP的對比中都可謂別樹一格。作為一款年輕的新聞資訊APP,在其競爭對手把持用戶多年的情況下,好奇心日報在2016上半年度新聞資訊APP排行中排行第19,把新華社的新聞APP壓在了下面。 不得不說,好奇心日報有其獨特的競爭力。
二、產品簡析
1.簡介
以百度搜索結果為標準
好奇心日報是一個幫助你發現生活何以美好的商業新聞應用。
所有內容均原創或者邀請專業作者撰寫。
報道涉及科技、設計、城市、時尚和娛樂等領域,探尋它們背后的商業邏輯。
2.用戶定位
關注現代生活方式年輕中產
3.用戶人群地區分布
可以看到,好奇心日報的主要用戶人群集中于包括北京上海在內的一線地區,這些地區經濟較發達,人均生產生活水平較高,消費水平也處在各省市前列。
4.用戶年齡及性別分布
可以看到實際使用中好奇心日報用戶的年齡集中在20至30歲左右,以男性為主占到90%(不過個人對此數據結果存疑),可以說這一部分群體是好奇心日報的主要用戶。
5.用戶畫像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大致得到一位典型好奇心日報用戶的形象及日常生活情景,一名生活在北京/上海等經濟繁華地區的年輕男性,年齡大約在20歲左右,有一定的經濟實力,每天的交通方式可能是地鐵,不排除打車或駕車。這一群體向往中產生活方式,面臨生活壓力的同時也伴隨著走向中產的消費升級。這時買什么不買什么,日常生活中如何選擇才能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成了這一群體面臨的問題。這時他們的閱讀痛點是需要有足夠思想影響,能夠提升自身品質的資訊,這些資訊必需能夠啟發他們思考,同時足夠有趣能吸引他們,然而獲取這些信息又必需要足夠方便快捷,否則必會被淹沒在資訊浪潮中,而這一群體是沒有時間去回頭來翻閱的,久而久之產品就會被用戶拋棄。
6.界面設計
界面設計簡潔大方,以黑白黃三色為主,在眾多新聞資訊類APP中極其鮮明,令用戶一眼就可以找到。
白底黑字符合用戶閱讀習慣,夜間模式則為黑底白字,減少對用戶眼睛的負擔。在此基礎上適當的黃色,比如在懸浮按鈕上的“Q”字和首頁的導航上,視覺上并不突兀反而使得整體比較活潑,符合用戶定位也方便用戶第一時間理解操作。
操作上沒有其他干擾閱讀的因素,用戶可以在第一時間找到想要閱讀的信息。
首頁界面采用了瀑布流形式,內容圖文結合以卡片式展示,這樣使得用戶視覺焦點得以集中,視線可以保持上下微動的狀態,而不用在上下移動的同時兼顧左右大幅移動,減少用戶的疲勞感。
值得一提的是,好奇心日報的下拉操作和點擊內容后的加載頁面非常有亮點。用戶下拉首頁后,會在首頁上方出現一幅簡筆手繪風的城市插畫,結合當前白天或黑夜的狀態不同,插畫也會隨之以太陽或月亮的變化。而點擊內容后,在用戶等待內容加載時,空白頁面上會隨著頁面的加載,出現一只鉛筆畫出好奇心日報LOGO標志的動畫,這樣的設計可以降低用戶使用時的焦慮感,體現好奇心日報本身對于用戶使用中細微操作的注意。
7.內容
好奇心日報其實并沒有專門的運營崗位。因為內容運營最基本的其實是要有一個精準的用戶定位,以此為基礎擴大流量,通過了解用戶需求,好奇心日報本身就于對于用戶定位十分明確,內容的運營完全體現在日常工作中。好奇心日報的創辦團隊來自第一財經周刊,對于內容的把控本身極其專業。
1.內容的展現
探討內容展現時,絕不能忘記以下幾點
用戶是誰?樂于接受哪些內容?如何體現這些內容
好奇心日報主要面對的用戶是城市年輕中產,這一群體對熱衷于提高自身的生活質量,消費習慣與老一輩人并不形同,注重生活品質。新聞傳統的商業新聞平臺對這一群體其實有些忽視,一方面傳統的商業新聞平臺依舊保有平面媒體時代及門戶為王時代的習慣,力求將大量信息同時塞進用戶腦中,忽略用戶實際使用感受,這就導致傳統的商業新聞平臺的內容界面并不友好,消息內容比較雜亂,另一方面,傳統的商業新聞平臺從選材上來說并不貼近目前年輕人的生活,為了吸引用戶眼球又只能將標題和內容用低端和低俗的方式強行包裝,最后造成給用戶的整體印象并不協調,這也是傳統的商業新聞平臺給用戶的感覺比較LOW的原因 。
好奇心日報在精簡的同時,把核心內容凸顯了出來,如果說每一篇文章都是一個故事,所有的圖片,文字,視頻等內容的展現都在圍繞著這個故事進行,達到了整體的協調。
2.內容標準
選材
選材以商業科技新聞為主,也包括時尚和娛樂新聞,但選材都是建立在貼近產品和用戶定位的基礎上,符合中國讀者需要的角度上,通過與讀者進行溝通反饋,提取出有價值的題材,傳達最重要的信息。
命題
好奇心日報的命題趣味性很強,有時以疑問為主,這樣有助于啟發讀者思考,正如產品本身所倡導的保持你的好奇心一樣,通過引導讀者的好奇心,吸引讀者瀏覽資訊,同時也有助于建立持續高質量的UGC內容。
版塊組織
好奇心日報內容板塊大體上可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新聞板塊 主要包括
10個圖 長文章 大公司頭條 TOP15 以及 商業,智能,設計,時尚,娛樂,城市,游戲幾個部分。
這幾個部分既是內容分類也是用戶閱讀時的標簽,這些標簽直接與圖文結合展示在首頁,用戶可以直接了解哪些才是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提高閱讀效率。
好奇心研究所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版塊,這一板塊內由我說、投票、和焦點小組組成,類似于社交小組和貼吧論壇,但與傳統的論壇形式不同,用戶以回答的方式參與話題,每個話題都是與用戶息息相關的,如消費、家庭等,用戶在回答問題或投票后可以立即得到回饋,如回答問題后,用戶的答案會出現在第一排最右側的顯眼位置,并且加入了彈幕功能,產生大家在同時討論一個問題的效果。 這樣可以提升用戶參與話題的主動性,對產品產生歸屬感,并且在用戶討論的同時以不讓用戶反感的方式完成用戶調查。
廣告
廣告一直是互聯網行業的重要盈利方式,但也是消費者和產品用戶很排斥的,說實話類似“油膩的師姐在哪里”的廣告想不讓人反感也是挺有難度的。用戶對這類廣告的反感主要有幾點:一是廣告與正在使用的產品并無關聯,二是,而是反感廣告干擾正常生活,影響產品使用。而好奇心日報的廣告考慮到了用戶的感受,沒有采取互聯網廣告慣用手法,而是采取與內容結合的辦法。比如華為的一則廣告,通過在首頁內容加入一欄與通常內容風格統一的廣告欄,這樣使用戶知道這是廣告,但是與旁邊的其他內容相比整體上并不沖突,不會干擾正常閱讀。在其標題頁以充滿提示性的標題,提醒用戶點擊,用戶在好奇心的驅使下點擊進入后,則是通過互動性強的H5小游戲,逐步引導用戶對華為的產品產生興趣。
欄目
好奇心日報的欄目目前有大約30個,覆蓋面極廣,從電影到設計,從歷史到應用,包含日常生活的各方面。這些欄目由不同的記者主持,發布與欄目主題有關的內容。欄目這一板塊其實是對新聞版塊的補充,實際已經和首頁其他板塊相融合。由于隱藏于抽屜欄內,需要多次操作才能進入,實際操作中專門為了某一欄目而特地點進去的幾率并不大。
三、用戶評價
從整體上看,用戶對于好奇心日報的整體評分很高,正面評分達到90%左右,用戶評價也以正面為主。
四、總結
經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看出
1.好奇心日報有以下幾個優點
用戶定位精準
專注于城市新興中產青年,可以說圍繞于此打造出一個標簽,即閱讀好奇心日報可以成為城市新興中產青年的標志,是足夠有格調的。這樣有別于其他新聞資訊類APP,迅速找到了自身的用戶群體。而且鑒于這部分群體的消費能力處于增長狀態,對于廣告主來說也屬于高價值目標,廣告商更樂于投放定位精準的廣告,這樣對于整個團隊的運作提供了一定的保證。
核心功能簡潔明確
用戶在打開APP之后,第一時間就可以瀏覽到最需要的資訊,并且這個過程不會有其他干擾因素,用戶不會迷茫厭倦從而直接退出。從閱讀的角度來講,用戶不會有額外的負擔,從整體角度來講,增加了用戶對產品的信任。
團隊專業
核心團隊出自《第一財經周刊》,通過對內容的嚴格把關,保持了整個產品內容文章的高水準。
2.部分問題需要改善
實際操作中,在點擊loading頁有時會出現卡主的現象。
研究所內部分文章跳轉有誤,比如在點擊好奇心研究所“今年你是力求保命的人嗎”這篇文章之后,會跳轉到2014年的一篇名為“IMAX不想讓你知道的秘密”的文章,下面幾乎每一篇研究所的文章都存在此問題。
部分功能有重疊,如一些欄目的主題實際上和新聞里的主題有重合,但欄目的存在對于內容歸類及用戶使用還是有一定作用的,在內容上可否嘗試增加“”來自某欄目”的標簽,或者增加欄目功能的宣傳推廣,使其能成為真正獨立的專欄,減少內容屬性的重疊。
總體來說,好奇心日報作為一款新聞資訊APP是很成功的,部分問題可能出于種種特殊考慮,但并不影響好奇心日報整體的優秀,在這里也祝愿好奇心日報越辦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