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UBM預約口出來,茫然不知所措。按照天津眼科醫院穆醫生的診斷,囊腫已經很大,越往后長得越快,時間異常緊迫。現在,只是區區一個檢查已經預約在半個月之后,我無法想象會有什么樣的結果等著我。
醫院門口好多號販子,一個中年男人,有些禿頂,迎面走過來問:“要號嗎?”
我瞬間像溺水的人抓住一根救命稻草,忙不迭問:“有預約UBM檢查的號嗎?”
男人答:“有,八百塊一個號。”
我:“拿到號就能檢查?”
男人:“拿到立刻可以做上檢查,不過報告出的沒那么快,要三天以后才能拿到。”
可那時錢已付完。
我雖求醫心切,但仍保留了最后一點理智。這太不靠譜了。到底是不是醫院正規的檢查?到底檢查結果靠譜不靠譜?誰也不能保證。何況,這是全身麻醉,孩子才9個月。我不能拿孩子去冒險。
躊躇之際接到大伯的電話。
大伯說:“你堂哥也才三十剛出頭,他雖在北京工作,但人脈不夠硬,我有一個莫逆之交,在廣州,人脈挺廣,可以介紹你過去。”
聽聞此言,心中頓時有了著落。
立刻訂了轉天從天津飛往廣州的機票。就這樣我們登上了前往廣州的飛機。
下了飛機,大伯的朋友已在出口等著我們,他帶我們前往一家賓館,將我們暫時先安頓好。
檢查安排在第二天,翌日清晨,天剛蒙蒙亮,大伯朋友已來到賓館樓下,匆忙帶我們吃過早飯直奔醫院。
沒有掛號直接找了熟人朋友,那朋友看了下說:“這孩子虹膜囊腫,目前看角膜也不是很好,需要UBM檢查。”
我們直接去預約UBM檢查,醫生告知我們:“全麻檢查風險高,必須確保孩子禁食禁水12小時以上。”當天檢查已是不可能,約在轉天早晨。
一夜無眠,孩子還沒斷奶,不吃不喝實在難捱,而我自己乳房因漲奶生疼,又不舍得擠掉,只想著等孩子檢查完就可以喂他。
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再次來到醫院,醫生讓我去手術室等待,因為麻醉師在手術室。站在手術室內的等候區,看著滿眼穿綠色工作服的醫務人員來回穿梭忙碌,可是沒一個人搭理我。
等候一個多小時,孩子因饑渴哭鬧厲害,我忍不住喊住一個醫生,輕聲請求道:“醫生,我們什么時候可以做麻醉?孩子餓狠了哭鬧厲害。”
那女醫生直接回我一個惡狠狠的眼神:“想快呀?想快自己開個醫院去啊!你以為這是你家開的呀!”
我瞬間閉嘴,眼淚在眼眶里打轉。
又約莫等了一個小時終于麻醉師過來給石頭打麻醉,石頭在我手上不停掙扎,而我除了一邊默默流淚一邊使命按著他別無選擇。
這時候麻醉師說:“別哭了,他算不錯了,血管很好找,許多孩子根本找不到血管。”
聽麻醉師這么說,心中一絲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其實對于病患家屬來說,只是一句簡單的關懷,也能感受到這世界的溫柔。
做完麻醉,麻醉師一路護送我們到UBM檢查室,把孩子交給醫生,我在檢查室門外等候,幾分鐘后醫生把我叫過去,說:“孩子已經檢查完了,現在等待蘇醒,你在旁邊陪著。”
我看一眼石頭,穿著一身白色的長衣長褲,瘦瘦小小的,躺在白色的小床上,頭向上昂著,感覺這姿勢他應該會不舒服,下意識想去把他腦袋放平。醫生大聲呵止我:“干什么,你會把他害死!”這才明了,這姿勢是方便孩子呼吸喘氣的。
我再不敢亂動一絲一毫。只能死死盯著石頭任由淚水打濕衣襟。
半小時后醫生進來了,說:“好了,現在可以走了。”
我傻乎乎地說:“他沒有醒呀。”
醫生說:“你喊醒他呀。”
立刻呼喚石頭,石頭微微睜開雙眼,醫生給他拔了腳上的針管,石頭因為疼痛哭了。他還認得我。我原愚蠢地以為麻醉可能會讓他變傻,可是我最深愛的石頭,當他醒過來,他還認得我。我激動不已。
檢查結果很快出來,就是紅膜囊腫,必須立即手術。石頭爸爸說:“沒關系,我們不也近視眼嗎?做完手術就好了,最多視力差一些。”
我們在醫院大門外等候大伯朋友,他正在里面與醫生交涉。
良久他走出來說:“手術比較麻煩,目前確診了,需要盡快手術。”
石頭爸爸和我異口同聲說:“我們同意手術。”
大伯朋友說:“我跟朋友打個招呼,盡快安排你們住院。”
兩天后我們已經住在了擁擠的病房里,規定一個患者只能一個家屬陪伴,考慮孩子太小,護士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讓我們留下兩個人陪伴孩子。
不得不說這里的護士水平真是超高,多數情況下抽血基本上是一針見血。這里70%都是兒童病患者。碰到這樣的護士也是病人的福氣。
手術安排在住院第三天,術前簽訂麻醉同意書、手術同意書,住院醫生將一切可能性都跟你講明,讓人聽著渾身直冒冷汗。醫生也能體諒家屬心情,解釋說:“只是一種可能性,也不是說一定會發生。”
主治大夫查房時仔細檢查孩子,詢問了所有情況,在他冷冰冰的外表下還裹藏著一顆富于責任感的心。
不管怎么說,手術按部就班進行了,經過兩小時的等待,手術順利完成。
接著就是輸液,住院觀察。正常沒有并發癥一周就可以出院。
病區醫生辦公室永遠人滿為患,不斷有病人出院,又有新的病人入住,這里是腫瘤病區,基本進來的都是些癌癥病患者,帶著最后一絲希望,向醫生求救。有的痛哭流涕,有的連聲哀求,我不禁想,身處這樣的工作環境,還能堅持日復一日工作的醫護人員真是不容易。沒抑郁真是不簡單。
偶爾遇到一個肥胖的兒童,護士也是頭大,血管太難找。光聽到孩子熬熬叫。最后不得不請來了護士長。
有的護士愛笑,有的喜歡冷著臉,但她們都很負責,有些病人一次要點許多藥,每個都得隔開5分鐘,護士們就這樣不辭辛勞地一趟趟來回跑著挨個給點上。
雖說病房是一個讓人壓抑不愉快的地方,但這里我沒見過爭吵,沒見過犯渾的病人家屬,亦沒有兇神惡煞的醫生或護士。他們只是日夜不停忙碌著,嚴格遵循著醫院的規章制度。
你若問我為何能如此確信這點,因為石頭先后在這里三次手術,囊腫這東西真不好辦,易復發。再加這里是惡性腫瘤區,醫生很少接觸這樣的病例,給他的治療也帶來了困難。
沒有人希望成為病患者或病患家屬,然而這世上很多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你以為一切平坦了,殊不知后面還有什么磨難等著你。(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