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關于中國首位殲-10女飛行員、八一飛行表演隊“金鳳凰”余旭的各種傳聞,一直在朋友圈里回蕩,霸屏頭條。為何?從11月12號,余旭因跳傘失敗、不幸遭遇飛行事故犧牲后,在大部分人都在為英雄的意外犧牲傷感時,卻有一小撮人,硬生生把這場事故的矛頭指向了性別,說什么“女生不適合做殲擊機飛行員”的風涼話!且不說這次出事是因為男飛行員操作失誤,與余旭本人無關;再來看看余旭的履歷,這位86年出生的四川妹子,目前已是空軍上尉,二級飛行員,生前擔任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中隊長,駕駛殲-10已有200小時的飛行時間。就算放眼全國,和余旭一樣能飛三代戰機的女飛行員,目前也僅有4位。
換言之,無論技術還是經驗,余旭都是當之無愧的英雄;選擇當“金鳳凰”,是余旭本身熱愛飛行,樂在其中。如今,被批準為革命烈士的余旭,已經在另一個世界翱翔,繼續自己的飛行愛好。在這里,悅史君對這位80后女英雄,表示深深的敬意。
如果說,余旭和她的姐妹戰友們,是在空中證明自己不輸于男子的氣勢;18世紀的這位鐵娘子,俄羅斯帝國女沙皇葉卡特琳娜二世,就是用自己坎坷而澎湃的一生,來努力實踐很多男性帝王想都不敢想的終極境界:占領全世界!
1796年11月17日,俄羅斯帝國女沙皇葉卡特琳娜二世,在首都圣彼得堡的皇宮里去世,享年67歲。臨終前,這位在俄羅斯歷史上與彼得大帝齊名的女沙皇,還在發出生命最后的吶喊:“假如我能活到200歲,歐洲全部就會落到俄國腳下。我要建立一個包括六個都城的大帝國,它包括彼得堡、柏林、維也納、巴黎、君士坦丁堡、阿拉斯特罕。”
悅史君猜測,220年前,彌留之際的葉卡特琳娜二世,面對比前面幾任沙皇,已經大大擴張的領土,還是有不甘心,但她肯定留有讓后繼子孫完成自己夢想的遺囑,以致到了近代,她的子孫還通過各種不平等條約,強占了我國10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
除了喜歡搶別人的地盤,葉卡特琳娜二世的一生也渾身是戲:她靠坑害丈夫彼得三世,奪得皇位;卻始終不肯把皇位再傳給兒子保羅一世,而是和英國那位老奶奶一樣,總想著繞開兒子,直接傳位給孫子亞歷山大一世。這位霸道又糾結的女人,她的傳奇經歷和我國的一代女皇武則天相比,也不遑多讓!
生而公主嫁與皇儲 婚姻不幸慘遭羞辱
葉卡特琳娜二世在登基之前,原名叫索非亞·奧古斯特,1729年,出生于奧得河畔什切青市(原屬德國,二戰后至今為波蘭西波美拉尼亞省的首府),是北德意志一個小公爵的女兒。
由于從小乖巧伶俐,索非亞深得父母的喜愛,從小就跟著他們游歷過許多歐洲城市,到過不少德國諸侯的宮廷,言行舉止都非常高雅得體。
1744年,俄羅斯帝國女沙皇伊麗莎白一世,開始為自己的外甥、俄羅斯帝國皇儲彼得·費奧多羅維奇尋找未婚妻。選來選去,這位一生最愛打扮自己的女沙皇挑花了眼,后來聽很多貴族交口稱贊15歲的索非亞氣質不凡,就立馬把索非亞母女從德國請到圣彼得堡,一下子就喜歡上了這個德國姑娘。
1745年,在伊麗莎白一世的主持下,彼得迎娶索菲婭為妻。索菲婭也因此放棄路德教的信仰,轉而皈依了俄羅斯帝國國教東正教;同時,改名為葉卡捷琳娜·阿列克謝耶芙娜。
說到這里,可能有些悅友要犯迷糊了:俄羅斯的美女那么多,伊麗莎白一世為什么要舍近求遠,給彼得娶一個德國媳婦呢?悅史君覺得,這就要從彼得這個人說起了。
由于伊麗莎白一世太癡迷于交際和娛樂,她一生都沒有結婚,自然就不會有孩子。因為自己的親兄弟及其后代都已經不在人世,她只能選擇把自己遠嫁德國的姐姐,安娜·彼得羅芙娜公主的兒子卡爾·彼得·烏爾里希,接回俄羅斯帝國,以便繼承自己的皇位。卡爾來到圣彼得堡后,放棄了路德教的信仰,洗禮皈依了東正教;同時,改名為彼得·費奧多羅維奇。彼得的父親是一位德國公爵,所以彼得的身上有一半的德國血統;又因為彼得從小在德國長大,不會說俄語,語言不通,自然對俄羅斯帝國的東西,包括女孩,也提不起興趣。這樣,選擇葉卡捷琳娜這位大方懂事的德國姑娘,自然也就成了比較正常的選擇。
然而,讓少女葉卡捷琳娜始料未及的是,自己的這位“同國”夫君,不僅顏值不高:看起來很瘦弱,病怏怏的,面色也不健康;而且生性懶惰,愛慕虛榮,對周圍的一切都很冷淡。雖然葉卡捷琳娜自認膚白貌美大長腿,而且文化修養也遠在彼得之上,但彼得就是對身邊的這位嬌妻不感興趣,整天沉迷于玩軍事游戲。就這樣,兩個人的關系一開始就很冷淡,以至于結婚9年后,才生下了兒子保羅。
保羅一生下來,就被伊麗莎白一世下令抱走,指定由專人負責照料。而彼得就和對待妻子葉卡捷琳娜一樣,對兒子也是漠不關心。
后來,彼得同葉卡捷琳娜的關系更加冷淡,竟然發展到公開包養情婦,經常肆意羞辱妻子葉卡特琳娜。葉卡特里娜后來回憶那段日子,自稱是“無時沒有痛苦,但永遠沒有快樂”。這就是典型的遇上渣男,哀莫大于心死。
丈夫胡鬧民意喪盡 受擁奪位痛除前君
1762年,伊麗莎白一世病逝,彼得登基成為俄羅斯帝國的第七位沙皇,史稱彼得三世。
彼得三世一上臺,就表現出了對政治的狂熱。然而,他的做法卻大大傷害了俄羅斯貴族和老百姓的心。
彼得三世首先下令,在“七年戰爭”中形勢大好、勝利在望的俄羅斯軍隊停止戰斗,放棄所有的勝利果實,單獨與普魯士媾和。
作為一個曾經的德國人,彼得三世對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很推崇,但他的讓步幅度之大,讓包括腓特烈二世在內的所有人都大呼意外。根據俄羅斯帝國和普魯士王國最終簽訂的合約,俄羅斯自愿歸還整個東普魯士以及七年戰爭期間占領的所有普魯士領地,俄羅斯退出戰爭并轉而與普魯士結盟;另外,彼得三世還準備“親自率領一部分軍隊,聽從腓特烈二世的指揮”。損己利人的條約一出,整個俄羅斯為之震動。
然而,更讓俄羅斯人大跌眼鏡的是,彼得三世竟然要求他們改信路德教,宣布信仰俄羅斯國教東正教的人為異教徒,并且沒收東正教會財產。
昏招一個接一個出現,所有俄羅斯人都看出來,彼得三世作為俄羅斯的老大,實在是“身在曹營心在漢”,不會為俄羅斯利益打算。私下里,朝中很多貴族、大臣和禁軍的將領們,開始謀劃廢黜彼得三世的皇位。備受彼得三世多年冷遇的皇后葉卡捷琳娜,也參與了政變計劃,并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
同年6月,葉卡捷琳娜在禁軍、樞密院、長老院和圣彼得堡民眾的擁護下,果斷發動宮廷政變,成功迫使自己的丈夫、登基僅半年的彼得三世,簽署了退位詔書。
就此,33歲的葉卡捷琳娜登基,成為俄羅斯帝國的女沙皇,史稱葉卡特琳娜二世。
政變發生一個星期后,彼得三世被人發現死在了囚禁地,葉卡特琳娜二世對外宣稱他是死于消化不良,但也有說法,認為彼得三世是被毒死或勒死。
悅史君傾向于認為,彼得三世死于非命,因為他的存在,對葉卡特琳娜二世及其手下的政變新貴,都是嚴重的威脅;雖然殺死彼得三世,不一定出自葉卡特琳娜二世的命令,但她應該是知情的。17年的夫妻感情,轉眼之間就成了你死我活;可彼得三世當年冷漠以對貌美如花的嬌妻葉卡特琳娜二世時,是否想過后遭到如此悲慘的報應呢?失了美人,丟了江山,一大半的原因,怕是他咎由自取了。
依靠貴族多情風流 內外修政積蓄力量
葉卡特琳娜二世深知,自己奪權多虧了貴族擁護,接下來鞏固皇權,也必須依靠貴族。為此,她上臺不久,就頒布了一系列優待貴族的政策,鞏固貴族階級的利益,間接鞏固自己的皇權。由此,葉卡特琳娜二世得到貴族們的傾心擁護,被他們稱頌為“貴族女皇”。
由于丈夫彼得三世一直冷漠相待,葉卡特琳娜二世也有自己的情夫,并在后來的統治期間,留下了不少風流情史。
針對俄羅斯社會腐敗橫行,犯罪率多發的惡劣局面,葉卡特琳娜二世決心效仿西歐,制定一部既能維護俄羅斯專制制度,又能夠吸取西歐近代文明的新法典。經過葉卡特琳娜二世和當時的啟蒙學家狄德羅、伏爾泰等人交流后,一部帶有18世紀啟蒙思想的新法典出爐,它就是至今在俄國法律史上享有美名的《圣諭》。不過,這部《圣諭》即提倡平等又重視特權,實際上是一個充滿矛盾的大雜燴。
同時,葉卡特琳娜二世還積極調整了對外政策,取消了彼得三世對丹麥的宣戰令,和之前簽訂的俄普軍事同盟條約,從普魯士撤回了俄國軍隊。另外,葉卡特琳娜二世還召見奧地利和法國大使,表示俄國的友善和對歐洲和平的愿望。這就使俄國擺脫了大量的軍事負擔,為將來爭奪歐洲霸權做準備。
在多方舉措的齊頭并進下,被彼得三世折騰壞了的俄羅斯經濟回轉,軍隊訓練水平也得到提升,為接下來的對外擴張,積蓄了力量。
東征西討絕不手軟 南入半島北拓兩洲
1768年,為爭奪黑海的出海口,葉卡特琳娜二世發動了與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之間的俄土戰爭。經過6年戰爭,1774年,俄土雙方簽訂《凱納甲湖條約》。根據這個條約,俄國取得了原屬于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黑海的出海口,克里米亞的韃靼則脫離奧斯曼帝國“獨立”,實際上淪為俄國的保護地,并在1783年,葉卡特琳娜二世正式吞并了克里米亞汗國。
1775年,葉卡特琳娜二世殘酷地鎮壓了普加喬夫農民起義,將首領普加喬夫殘忍殺害。而這次歷時兩年的起義,也是因為葉卡特琳娜二世過分擴大貴族特權,進一步強化農奴制導致的。
1787年,葉卡特琳娜二世再次發動第二次俄土戰爭,到1792年戰爭結束后,俄國成功將其勢力伸入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屬下的巴爾干半島,同時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已不再是俄國的嚴重威脅了。
在歐洲,葉卡特琳娜二世還趁著波蘭國勢日益衰退之際,與普魯士、奧地利一道,分別于1772年、1793年、1793年,三次參與瓜分波蘭,最終奪占原波蘭領土的62%,共約46萬多平方公里。
在亞洲,葉卡杰琳娜二世還通過修筑軍事堡壘,不斷蠶食高加索,侵入中亞北部的哈薩克草原。到18世紀80年代,俄國完全占領了西伯利亞的北部,獲得了豐富的森林和礦產資源。俄國還從亞洲東北部越過太平洋,占領了阿拉斯加,在加利福尼亞建立了一塊俄國殖民地。
夫妻不和親子疏遠 偏愛長孫猝然長逝
葉卡特琳娜二世和彼得三世唯一的兒子保羅,1754年出生后,就被女沙皇伊麗莎白一世抱走撫養。由于葉卡特琳娜二世夫妻感情一直不好,她對兒子保羅的感情也很復雜,總是不冷不熱,導致保羅從小孤單寂寞、體弱多病。
1773年,葉米里揚·普加喬夫冒充已經死去的彼得三世,掀起了為期兩年的普加喬夫農民起義。起義被鎮壓后,葉卡捷琳娜二世對樣貌、性格都極像其父彼得三世的保羅,態度更加冷淡,保羅的皇儲之位也岌岌可危。
而保羅也對母親葉卡捷琳娜二世的統治方式有意見,認為她過于自由化,給貴族的權利太多;并且對葉卡捷琳娜二世擁有眾多情夫,造成裙帶關系嚴重,社會風氣腐化墮落,保羅也頗有微詞。這對母子的關系,也就處于十分尷尬的境地。
1777年,保羅的長子亞歷山大出生,祖母葉卡捷琳娜二世也和伊麗莎白一世一樣,立即把亞歷山大帶到自己身邊撫養。亞歷山大很早就察覺到父親與祖母間的微妙關系,他態度恭謙,巧妙地周旋在兩人之間。而亞歷山大的一天天長大,讓葉卡捷琳娜二世二世覺得,他可能比保羅更適合做繼承人。
葉卡特琳娜二世對寵臣的無節制偏愛,和對長孫亞歷山大的青睞,讓兒子保羅既憤憤不平,又無可奈何,但這也讓他對母親有了更多的抵觸。
1796年8月,葉卡杰琳娜二世病入膏肓,垂死之際,她還念念不忘自己占領全世界的狂妄想法。11月17日,葉卡特琳娜二世在沒有恢復知覺的情況下去世。保羅登基成為沙皇,是為保羅一世。保羅一世第一件事就是詢問朝臣,母親葉卡捷琳娜二世是否留下了遺囑,如果有的話能否銷毀,因為他十分擔心自己會被排除在繼承權之外,并且將皇位讓予兒子亞歷山大。把親生兒子逼到這個份上,葉卡特琳娜二世這個母親當的也是醉醉的。??
悅史君點評:葉卡捷琳娜二世雖然以德國人之身統治俄羅斯,但她積極學習俄語,努力治理國家,使俄羅斯的領土大大擴張,成為俄國人心目中僅次于彼得大帝的一代英主,也是俄羅斯歷史上唯一一位被稱為大帝的女沙皇。不過,相對葉卡杰琳娜二世取得的政治成就,嫁給彼得三世這個不愛自己的渣男,不僅使自己寶貴的17年美好年華浪費,而且還嚴重影響了自己和兒子保羅一世的關系,導致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男人,對她的感情都談不上有太多的愛,但一定會有恨。從這一點來說,雖然姑娘們上得了天,也能胸懷全世界,但在找對象的時候,一定要擦亮眼睛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