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技能大賽觀后感
文/半夏
4月9日下午,我和王立輝老師在呂校長的帶領下,走進道口鎮二初中,參加滑縣班主任技能大賽的觀摩。這次的班會課展示,是滑縣部分名班主任的班會課展示,以此引領全縣班主任學會上班會課,充分發揮班會課在班級德育中的重要作用。
班會課展示,分三個小組,他們分別從說課、上課、評課三個環節來進行。三節班會課都是緊扣“習慣養成教育”這個主題進行設計,第一組的班會課主題是《好習慣,永相伴》,第二組的班會課主題是《書香浸潤心靈》,第三組是《專注,我能行》。說課的流程,從班會背景、班會目標、班會準備、班會過程、班會活動延伸等幾個方面來進行。從說課的環節,我就明白了準備一節班會課的完整流程。現場上班會課,才是最精彩的環節,讓設計理念落地,并直觀呈現班會課的效果。
第一節班會課,從“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名言導入,把“習慣”具體落實到“衛生習慣”上,緊密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除了個人衛生之外,還從教室衛生、寢室衛生以及公共場合的衛生三個方面入手,引導學生認識到,一個干凈整潔的生活環境對大家的重要性。最后的教育延伸,響應政府號召,倡導“小手拉大手,共創衛生城市”,讓班會主題得以升華。
第二節班會課,授課教師從自己讀《紅樓夢》做批注、畫人物關系圖的經驗入手,激發同學們的興趣,也起到了示范引領的作用。然后通過“說一說”、“試一試”、“做一做”三個環節培養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養成圈點批注的習慣。
第三節班會課因為執教者的活潑和靈動更顯出色,再加上精心的設計,最后獲得第一名也是眾望所歸。這節課的導入就比較有趣,上課的過程中有故事有游戲,整節課,孩子們興奮地參與其中,效果突出。
觀摩這三界班會課之后,我有了很多的想法。
首先,要充分認識班會課在班級德育中的功能。班級德育承載的重任就是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優良的品質和健全的人格。在所有的德育途徑中,班會課是教育學生最好的方式,也是學生最喜歡的形式。班會課是一種重要的集體活動,班主任借助這種方式,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的熱情和智慧進行自我教育。
但是,我當班主任當了二十年,也是近兩年才知道班會課,盡管去年五月份我參加了一次班會課培訓,有幸認識了全國著名的班會課專家卜恩年老師,認識了河南省著名的班會課專家秦望老師,現場看到也感受到班會課的強大作用和魅力。我回來之后,也精心設計了一節班會課,還讓卜大哥幫我把關,但上過之后,感覺效果不是太理想。以后,因為各種忙,卻也再也沒有這種上班會課。
其次,要清楚如何設計班會課。找合適的選題,是設計班會課的前提。班主任要善于觀察,善于發現,觀察學生的日常生活,發現普遍存在的問題,以此確定班會主題。比如我的那節班會課,主題是《團伙VS 團隊》,就是因為我發現,班里有不少的小團伙,男生有,女生也有,我就產生了上班會課的念頭。通過班主任的引領和指導,讓他們用“團伙”和“團隊”的概念去確認自己的小集體性質,進而引導他們如何正確交友,引導他們在團隊中發展自己,成長自己。
通過這次三節班會課的觀摩,我發現他們都是統一的流程,也因此產生困惑,這是滑縣班會課的指定模式嗎?去年我觀課的那幾節班會課,不是這樣的流程啊。
這次的班主任技能大賽,再次激發我的熱情,觀察學生,研究學生的日常行為,發現問題,精心設計班會課,借助班會課解決班級問題,實現班級德育。班會課,應該是一種比較有效的德育途徑,這遠比班主任單純的說教要有效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