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學之我見~7

五、諸子百家

先說一段趣事。那天在簡書倘佯,去了陪伴營同學angema姐姐家里拜訪,閱讀她的作業《先秦文學》01學習任務及要求,有個疑問:老子為什么不算諸子百家?于是在評論區留言請教。治學嚴謹的angema姐姐并沒有立刻回復,而是專門就此問題咨詢專家,拿到正確答案才回答我。她說,嚴格地講,老子道德經是道家學說,不能算文學范疇。

感謝angema姐姐,我漲了知識。但卻不想改正錯誤,在我看來,先秦文學如果沒有老子道德經,那一定不完整。所以我不管專家怎么認為,一意孤行地要把老子列出來。

此為題外話。

諸子,是指先秦時期各個領域學術流派或思想的代表人物,“子”是先秦時期的尊稱,大概如現在的“先生”。因為他們在某個領域取得卓越成就,對后世有深遠影響。我們熟悉的有孔子、孟子、老子、莊子、墨子、管子、荀子、尸子、鬼谷子、晏子、列子、韓非子等,還有那些沒有被賦予“子”的稱號,成就也非凡的,比如李悝、商鞅、申不害、許行、公孫龍、孫武、孫臏、張儀、蘇秦、田駢、尹文、鄒衍、呂不韋、扁鵲等,他們自成一派,也是諸子的重要成員。

百家,是以上諸子的學術思想和學術成果,當然不止百家,據說竟有千家以上,不過流傳下來,也不過百多家,主要包括儒家、法家、道家、墨家、陰陽家、名家、農家、雜家、小說家、縱橫家、兵家、醫家、方技家等。這里主要介紹憶影響大的幾家。

儒家:我們現在所說的影響了中國兩千多年,而且一直繼續影響中國人的儒家文化,已經成為中國文化的代名詞。儒家文化創立人是孔子,孟子發展光大,荀子總結提煉其思想精華,秦以后經過幾代大儒的不斷注入完善,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儒家文化從百家中脫穎而出、一家獨大。

先秦時期,儒家一同其他百家一樣,并沒有特別突出。先秦儒家文學作品,有《論語》、《孟子》、《荀子》、《春秋》等。

《論語》,基本算是孔子語錄。記述孔子與眾弟子的談話,包含少部分孔子徒孫的言行對話。全書共20篇492章,以對話為主,敘事為輔,內容體現孔子及儒家學派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教育原則等。是儒家思想文化的根源和發展基礎,在宋代以后被列為“四書”之一?!墩撜Z》雖然大部分是語錄,但記錄者言簡意賅、形象生動,即使遠隔兩片多年時空,讀起來依然覺得書中人物躍然紙上,孔子的博學深沉智慧、子路的率真忠誠勇敢、顏回的好學賢德樂貧、子貢的聰慧謀略過人等等,有時候師徒對話嚴肅認真,有時候象象孩子斗嘴,有時候義正言辭,有時候幽默風趣。正是這部《論語》,不但讓后世人了解孔子時代的政治生活、教育狀態,也讓后來人認識了孔門弟子三千、七十二賢人性格各異的生動形象。

《孟子》一書是孟子及其弟子編撰,共七篇,《梁惠王》上、下,《公孫丑》上、下,《滕文公》上、下,《離婁》上、下,《萬章》上、下,《告子》上、下,《盡心》上、下。同《論語》一樣,是記錄孟子的言論,包括做為辯論家的孟子與其他各家思想的爭辯、作為教育家的孟子對弟子的言傳身教、作為政治家游說諸侯等內容。集中體現孟子的治國思想、政治策略和政治行動,孟子主張人性本善、治國以德。成書大約在戰國中期,南宋朱熹將其列為儒家經典的四書之一。

與論語不同的是,《孟子》不但是語錄,更是論說有力的論說文,是雄辯滔滔的辯論文,是氣勢磅礴的說理文,是感情充沛的散文,是先秦文學重要的藝術作品。大家比較熟悉的《梁惠王》,可窺一斑。

《荀子》,是荀子和弟子們整理或記錄他人言行的哲學著作。

《荀子》全書一共32篇,除少數篇章外,大部分是荀子原創。荀子的文章最大的特點是排比句,我們都學過的《勸學篇》,里面幾乎都是排比,“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淵,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彼奈恼律瞄L說理,組織嚴密,分析透辟,善于取譬,用排比句增強議論的氣勢,有很強的說服力和感染力。同為儒家學派,孟子主張人性本善,強調養性,荀子主張人性本惡,要靠后天教育去惡向善。事實上荀子吸收法家學說發展了儒家思想。提出了人定勝天,反對宿命論,萬物都循著自然規律運行變化等樸素唯物主義觀點。

《春秋》,相傳是孔子所著。以魯國國君紀年為主線、極其簡練的語言記述魯隱公到魯哀公十二代國君共二百四十年的歷史重大事件。因其記錄簡單,后世很多人對《春秋》所記載的歷史進行補充、解釋,這些作品被稱為“傳”。代表作品是稱為“春秋三傳”的《左傳》《公羊傳》《谷梁傳》?!洞呵铩肥侵袊谝槐揪幠牦w史書?!洞呵铩酚糜谟浭碌恼Z言極為簡練,然而幾乎每個句子都暗含褒貶之意,被后人稱為“春秋筆法”、“微言大義”。

法家:法家思想成型最早,但成熟最晚,代表人物有管仲、李悝、商鞅、申不害、韓非子、李斯。戰國時期各諸侯國變法的主力都是法家代表,雖然在短時間內取得良好效果,但因為其標準僵硬、刑法嚴峻,與“仁政德政”大相徑庭,所以不得人心,大部分思想也逐漸被歷史淘汰。其文學作品代表作有:《商君書》、《韓非子》。

《商君書》,現存24篇,另有2篇只有目錄。著重論述了商鞅在秦國施行的變法理論和具體措施。

《商君書》論述了“強國弱民”,認為能夠戰勝強敵、稱霸天下的國家,必須控制本國的人民,使之成為“弱民”。與當今的“富民強國”“以人為本”的治國理念相比,高下立判。《商君書》認為人性本惡,必須承認人之惡性,治理國家要以惡治善才能使國家強大。

《韓非子》,韓非是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集“法”、“術”、“勢”于一體,應用辯證法、樸素唯物主義武裝“法”,為中國封建社會時期統治階級治國的奠定思想基礎。韓非“以法為本”的主張,成為當代治國理念的主流思想。韓非子非常善于講故事,將其思想理論寓于故事之中,如鄭袖笑里藏刀害美人被割鼻、卞和被斷腿腳癡心獻玉等故事均出自《韓非子》。韓非子善于用大量淺顯的寓言故事和豐富的歷史知識作為論證資料,論證他的學術觀點,形象化闡述他對社會人生的深刻認識。比如婦孺皆知的“自相矛盾”“守株待兔”“諱疾忌醫”“濫竽充數”“老馬識途”等。這些生動的寓言故事,蘊含雋永的哲理,成為人們千古傳頌的經典。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通過簡信或評論聯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936評論 6 535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744評論 3 421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879評論 0 381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181評論 1 315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935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325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384評論 3 443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534評論 0 289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084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892評論 3 35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067評論 1 371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623評論 5 36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322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735評論 0 27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990評論 1 289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800評論 3 395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084評論 2 375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