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簡小白sky
看著朋友圈發的家鄉油菜花田圖片,一抹抹金燦的橙黃,蜜蜂不知疲倦地采蜜,我仿佛聞到了熟悉的芳香。
幾十載光陰,從小徜徉、習慣的油菜花,突然,一夜間成了我們陜西人耀眼的明星,一躍跳上了新聞頭條,被無數外鄉人吹捧,羨艷的、向往著一睹小江南春來花開的盛景。
1、油辣子油菜苔
在我們眼中,田里的稻谷、麥子、油菜花是最尋常不過的農作物。
春天,春暖花開、艷陽高照時,蔥綠的油菜像小孩子長個兒一樣一茬一茬的向上爬著,一改霜凍時的畏縮,迎著東升的紅日,心里仿佛憋著勁兒呼呼地往上竄。
長到齊人高,它不長個兒了,尋思著得出嫩芽菜苔兒。這時間油菜的菜苔是我們童年時眼中香而辣的盤中菜。
當然,這是偷偷摸摸掐的菜苔。大人認為的“壞事”,是兒童誘人的盛餐。
三兩成群,自發組隊行動,各自分派任務,從家中偷偷拿出調料品:鹽、味精、醋、辣椒油。
目標:油菜田!
放學后,鉆到齊人高的油菜田里,高大的油菜桿子遮掩著我們幼小瘦弱的身軀。我們彎著腰,在四通八達的菜田里東竄西跑,躲避大人們銳利的鋒芒。
瞅準時機,打探四下無人時,看到一個嫩芽菜苔,輕手輕腳地摘下來藏在袋子里。
不敢在油菜田里多停留,我們的伎倆那些大人們可都知道的。一人摘幾個,嘗嘗鮮即可。可不敢大肆破壞油菜籽的收成,那可是他們的命根子啊!
我們幾個躲在避風無人干枯的高渠下,從書包里掏出各自的“寶貝”,把菜苔皮剝掉,把菜苔掰成幾節,就著佐料放在干凈的杯子里拌好。
翠綠的菜苔,紅艷艷的辣椒,酸溜溜的醋,甭提多誘人了!口水都快流出來了!
一人分幾塊大快朵頤,菜苔兒下肚,酸辣甜,各種滋味,在口中久久盤旋,回味無窮,人間美味啊!
吃罷,用袖子隨意擦擦油嘴巴,帶著滿足和興奮作鳥獸散。
2、蜜蜂和油菜花
油菜花蜜總會引來無數的蜜蜂,哪兒蜜多蜜香甜,哪里就有勤勞的蜜蜂的身影。
童年時代的我,年少無知的我,也曾做過不少現在看來荒唐的禍事:摘菜苔子吃,摘油菜花玩,抓蜜蜂采蜂蜜。
那時土墻多,蜜蜂采完油菜花蜜,喜歡就近在土墻里打個洞,躲在洞里。
小孩子鬼主意多,想方設法把蜜蜂引出來,趕到一個塑料瓶里,拔掉蜂刺,去找少的可憐的蜜。
也會被蜜蜂蟄,也會竹籃打水一場空。
我們是一群淘氣殘忍的小孩子!
我們是一群古靈精怪的小孩子!
3、油菜花成熟了
油菜花再絢爛,花期一過,就要成熟結油菜籽了!
超市賣的,家里常年吃的菜籽油就是用油菜花籽壓榨的哦!
收割油菜籽我們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根據油菜籽及油菜葉顏色的變化判斷油菜籽是否成熟收割。
我也隨著父母割過油菜,早晨5點多起床,穿著長衣長褲,拿著鐮刀,戴著草帽,下田割油菜,割好的油菜桿整齊有序擺放,等待曬太陽曬干后再謄油菜籽。
有些山里是坡地,謄油菜只能用大簸箕,簸箕放不平,地勢低的地方只能墊一些桔柑。曬干了的油菜桿和油菜籽,只能一小把一小把的放到簸箕里用工具敲打,一粒粒油菜籽爭先恐后地跳躍出來,聚集一起,熱鬧非凡。
謄完油菜籽,再用篩子篩,用簸箕簸,里面的雜葉清理干凈,最后只剩下干干凈凈、飽滿的菜籽粒。
一粒粒菜籽,一升升菜油,是最毒陽光下的拋灑的汗水,是干枯老繭的手勞作得來的。
又到一年油菜花季,又快到一年油菜籽收成時節!
年年歲歲,時空輪轉,我仿佛看到村民樸實、喜悅的笑顏!
感謝您能來,喜歡請點?!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