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8外出旅行十幾天,趕在重陽節前的一天回來,因為同行的人要和父母一起過節。
也不用同行的人提醒,電視里、新聞里、商家都在提醒我們重陽節的到來。我也應該對父母有所表示吧,但是怎么表示呢?中午請他們出去吃飯?他們從來不到外面吃飯;來我家吃飯?他們絕對不肯來;我過去吃飯?那不是又增加他們的負擔嗎?就這樣猶豫著,我竟然一點表示都沒有,連一個電話都沒有打。
終于到了晚飯前,老媽沉不住氣,打來電話,我趕緊主動把上述理由都說了一遍,然后請他們要不晚上出去吃飯吧?當然他們晚上基本不吃飯。我說那咱們晚上有一點重陽節的節目吧?老媽勉強地笑著說,要有什么節目呀?我說那我拉著你們出去看夜景吧?答案當然是——不去。我終于說不過去了,出現在了父母家,又用語言把上述的托詞都說了一遍。
但是我待不了多久,因為今天是周六,要去參加一個讀書會的活動,這個重陽節就這么過去了。晚上9點半接到母親的電話,只問我到家了沒有,確定以后就掛斷了。母親是因為擔心我晚上一個人外出不安全。然而接到這樣的問候電話我并不高興,我和母親之間的關系沒有這么親密,如果她對我好,會讓我不舒服。
以前在一本書里看到過,你抗拒別人對你好,是有原因的,我的原因也許就是放不下過去太多。
學習心理學以后,學到了一個詞:“此時此刻”,不要過多地糾結過去,也不要全部寄希望于未來,抓住此時此刻,才是最重要的。那么與父母的關系中,我也要用到“此時此刻”。
反正,這個重陽節,該給父母打的這個電話,我是永遠地欠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