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上海朋友,“富姐”類型的,買包買衣服從來不看價格,款式看好就喊服務員包起來,她帶她朋友出去耍,吃住全包………,她給人展現(xiàn)出姐有錢,姐想怎么花怎么花,姐幸福著呢!
然后奚落她的朋友們過的不“幸福”,是因為不值這個價,她之所以“幸?!保且驗樗档脫碛小?/p>
她說幸福就是像她那樣,提著名牌包,穿著高檔服裝,住著豪宅,一擲千金………,各種高檔消費就是享受,享受一種其他人不及的“幸?!薄?/p>
有一天,我去她那兒耍,在她的書桌上,放著一本她正在看的書----<<幸福是一種能力>> 。而書簽正好放在本書第60頁:“消費=享受?”。
這章主要講了消費是否真的等享受,是不是正確的?主要說我們時代的迷霧之一,就是把消費當作享受,以為有汽車豪宅,高檔家具五星級飯店,KTV包房等,錯誤的以為這些高消費的生活屬于享受,屬于幸福。
也明確的指出,以消費的數(shù)量和物質(zhì)的價格,來評價是與享受的質(zhì)量成正比,實在是一種糊涂的看法!
我提出要借閱這本書,她便饒有興趣的給我講解她所看到的本書“精髓”,下面是她給我講的和她在書中劃橫線標重點的地方:
金錢是萬惡之源!欲望是一個愛惹事的家伙,可是如果沒有欲望,人生就未免太寂寞了
為了抵御時間的誘惑,積極的辦法不是壓抑低級欲望,而是喚醒發(fā)展和滿足高級欲望
金錢是衡量生活質(zhì)量的標志之一,沒有錢就無法生存,錢太少就要為生存操心,貧窮肯定是不幸,而金錢可以使人免于貧窮
對于窮人來說,錢是第一重要的!讓窮人至少有活命的錢,是第一重要的!有錢的主要好處是不用看人臉色。
…………………
她所認為值得看的地方,也正體現(xiàn)了她對物質(zhì),金錢,權利的認知。而她正在做的所謂的“事業(yè)”,也是按照她認為的方向發(fā)展的,為了謀取更多的金錢揮霍,總是走在三八線之間,還美其名曰那是成大事者必先苦其心志………
她沒有看到本書中說那句“金錢是萬惡之源”后面那句:金錢本身是手段,對它不能下道德判斷,但是有一個東西是萬惡之源,那就是對金錢的一種態(tài)度,叫做貪婪,可怕的不是金錢,是貪婪?。。?/p>
………?。?!
她扭曲的認為幸福就是可以買名牌包包,買昂貴的衣服首飾,五萬十萬二十萬地往游戲卡充錢………
她認為的幸福就是“視金錢如糞土”,逛商場不看價格,花花花……
住大房子,開豪車……
高高在上,親朋好友都用仰慕的眼光看著她,她說的對與錯都不敢指出,都是附和稱好的………
她永遠不知道幸福的意義不在于物質(zhì),不是擁有物質(zhì)的數(shù)量和價格
金錢最多只是獲得幸福條件之一,永遠不是充分和唯一條件,也不是必備條件,金錢不能直接成為幸福!
林語堂曾經(jīng)描繪過幸福的樣子:“一是睡在自家的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飯菜,三是聽愛人給你說情話,四是跟孩子做游戲?!?br>
我想每個人對幸福都有自己的定義,幸福的人,都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盲從,只追隨自己內(nèi)心的。但是現(xiàn)在很多主流思想對幸福的定義,卻是要住大房子,開豪車,他們把對金錢和權利的掌控當成了幸福的籌碼。
殊不知用物質(zhì)填洞的人最大的悲劇是:沒有人的能力能跑贏欲望,總有一天,當你填入了所有東西,卻會無力地發(fā)現(xiàn),那個空洞還是在。物質(zhì)也許能帶來短暫的快樂,但絕非幸福??鞓泛托腋#緛砭褪莾蓚€東西
小時候媽媽說,過年的時候給我買新衣服,過年的時候穿上新衣服就是幸福
讀書的時候,每次考一百分,老師表揚我的時候,那就是幸福
后來工作的時候,每次發(fā)了工資,去買自己想買的化妝品的時候,新衣服的時候,那時候就特別幸福
再后來媽媽說:找一個好人家嫁了,那就是幸福
現(xiàn)在我認為的幸福:自己想要的,正好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不因?qū)ξ镔|(zhì)權利的追求,而冒險做任何違背法律底線的任何事情
在一個平靜的世界,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過一種小康的日子
只因自己頭腦和心都不復雜,所以長得年輕,嘴笨手軟。凡是需要整人和騙人的,一律不會。所以,經(jīng)常感覺到不自信。因為不自信,所以怕見名人有錢人。生性隨和,所以有很多朋友,由于本性疏懶,所以只有很少親密的朋友。有一個人窩在沙發(fā)上的時候,最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