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日記是生活的一部分,再很多年前,聊天是生活的一部分。
如今是奔四的年紀,仍然有很多碎碎念的欲望。但是找人說話好像是很奢侈的事情。再也沒有大學宿舍的夜聊,更沒有高中生女生連上廁所都要嘰嘰喳喳在一起熱鬧。有人說,要結婚,要找個隨時能說話的人。我的另一半,他要么很忙,要么急著否定我的觀念。而且孩子年幼,瑣事不斷,可以交流的時間真的少的可憐。
我發覺最近我有些不太對勁。小小世界有小小世界的煩惱,小小世界,也需要有小小世界的出口。在我變的抑郁,敏感,暴躁之前,重拾寫作,把心交給它。讓我不安的心,有所依靠。
平常生活里,也會偶爾遇到些怪人。他們的想法有些奇怪,某些時刻,會讓人覺得這人有些自私。或者有著和實際情況不相符合的過度自信。我覺得,這是孤僻的產物。他的世界,就那么大,他的視野就那么寬。那些不著邊際的想法無人分享,趁著月黑風高,逐漸在一個人的單獨品讀中變得合理化。
我也經歷過這樣的日子。困在不能出門的月子里。困在一段看的很重,卻看不清楚的關系中。以前不懂抑郁是何物。那段時間,我懂了。
原來每天有個說廢話的人,那么重要,原來平日里的那些無聊的工作,周而復始的家務可以讓人停止無休止的妄想,賜予我平靜。
近日,抑郁的小火苗好像開始抬頭了。我對兒子的一句話而暴怒。我對一次作業超期而憤怒。開始有些厭世,有些不耐煩。總想磨蹭。因為有過前車之鑒,我覺得,這就是抑郁的開端,要像防賊一般防著它。
怎么做呢?
第一,打起精氣神,提高自信心。
穿溫暖干凈的衣服。三日一洗頭。
第二,日常瑣事的治愈作用。比如好好工作,認真打擾衛生。
第三,抓住機會和別人聊天。? ? 保安,門房的,鄰居。
第四,抓住意義感,對抗空虛感。
我的意義,最主要還是寶寶們吧!陪孩子讀書,寫作業,讀英語。
第五,善待自己的愛好。
有人會說,你不做家務就開始彈琴,舍本逐末。我不這么認為。
生活已經很無趣了,第一,我需要意義,二,我需要色彩。
這個色彩可以對沖很多煩惱。